日本科技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1 18:07
本文关键词:日本科技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日本科技发展 科技创新立国 经验教训 科技发展模式
【摘要】:战后初期,日本在科技领域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差等生”,在众多技术领域都与欧美各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日本抓住了这个实现技术赶超的机会,开始了大量引进技术的技术赶超时代。随着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日本步入了科技大国发展之路。不过,成为科技大国要比成为经济大国困难得多,经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高速经济增长,日本GDP很快就于1968年超过原西德,成为西方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然而,要成为科技大国,仅仅通过技术引进是肯定实现不了的,仅靠技术引进、消化和革新,充其量只能成为技术强国。也就是说,要想成为科技大国就必须在发展技术的同时加大对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即重视基础研究。为此,日本从1970年代中期开始就重视基础研究,并且于1980年代初提出了技术立国战略,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高度提高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此后,日本政府及企业都加大了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日本也在稳步地向科技大国步步迈进。不过,19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失去了宝贵的10年”,却打乱了日本基础研究发展的步伐。迫于不良债权和通货紧缩的双重压力,日本企业又纷纷减少了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重新专注于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研究。 面对这种局面,日本政府及时发挥了主导科技发展的作用,在1995年提出了科技创新立国战略,制定了《科学技术基本法》,并且从1996年开始实施了第一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IT立国战略、知识产权立国战略、生物技术立国战略、观光立国战略、投资立国战略、环境立国战略和创新立国战略的确立和实施,日本科技创新立国战略不仅有了新的要求和内容,而且科技创新的内容和领域也更加具体和明确了。由于科技创新立国战略的有效实施,日本在IT、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领域发展迅速,成就斐然。这样一来,日本在科技领域就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差等生”,迅速成长为当前的尖子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科技大国。 本文在对战后日本科技发展史进行总体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日本科技大国形成的经验,研究了日本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对科技发展模式进行了若干思考。本文以日本科技从落后到世界领先的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轨迹为研究对象,既总结了过去日本技术赶超时代的经验与教训,又总结了当前日本科技大国时代科技创新的经验教训。这不仅能给技术落后国家提供技术赶超的经验和教训,也能给科技发达的国家提供科技发展的借鉴和思路。 本文共分8章 第1章绪论。本章是全文的总揽,本章介绍了本文写作的背景、研究动因以及相关概念,阐述了日本科技发展研究文献的基本情况,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框架结构以及创新与不足。 第2章科学技术理论的沿革。本章对马克思主义的科技生产力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创新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生产手段体系理论、无意识的应用说、科技内生于资本的实用生产力论、经济发展的科技体制化等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评析,旨在从理论上探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为全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3章日本科技的发展历程。本章把日本科技发展分为经济恢复时期的科技发展(1945—1955)、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科技发展(1956—1973)、经济低速增长时期的科技发展(1974—1990)、长期经济停滞时期的科技发展(1991--2001)、进入新世纪后日本科技的发展(2002年以来)五个阶段。通过大量资料的收集、总结归纳,旨在清晰而系统的理清日本科技发展的脉络。 第4章日本科技创新立国的形成及发展。本章先是分析了技术立国战略确立的背景和实施成效,然后分析了技术立国的新阶段——科技创新立国提出的背景及发展。本章的研究重点是科技创新立国战略的发展,即对新世纪IT等立国战略的研究和分析,研究了各立国战略之间以及它们和科技创新立国战略之间的关系和纽带,并且提出了新世界科技创新体系的特点和意义。 第5章日本科技创新立国战略的实施和成效。本章先是对科技创新立国战略的实施措施及政策进行了详实的研究,认为科技创新立国战略实施的主要途径是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的实施。以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为主线,日本政府主导下的IT等立国战略的实施为补充,日本科技创新立国战略得到有效的推动。然后,通过最新数据考察了当前日本科技创新立国战略实施的成效。 第6章日本科技大国之路的经验。本章以日本战后经济恢复时期的科技发展为研究起点,直至当前日本科技创新立国的新阶段。通过研究得出日本科技大国之路的主要经验如下:成功的技术引进,以民间企业为主体的技术研发体系,政府主导下的科技创新体系。此外,还有产学官合作研究体制等具体的经验。 第7章日本科技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本章对日本战后以来科技发展中出现的重大教训进行了介绍和研究。一方面,日本科技发展战略实施中存在着失误和问题:技术路线失误导致日本信息化起步落后于美国,科技创新立国战略实施中存在很多不足。另一方面,日本科技发展对日本社会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其具体体现一是公害问题,二是福岛核事故。 第8章总结、评价及思考。这部分是本文的精华部分。本章在对日本科技发展史和日本科技发展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和评价的基础上,论述了福岛核事故对我国核电发展的启示,对科技发展模式进行了理论思考,并根据我国的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理论创新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研究内容上的创新 以日本战后经济恢复时期的科技发展为研究起点,直至当前日本科技创新立国的新阶段,本文所研究的跨度和完整性是以前研究中所没有的,这有利于更好的把握日本科技由落后到领先的发展轨迹及经验。 把公害问题和福岛核事故加入到日本科技发展的研究中,引发了对科技发展模式的思考,并且提出了对我国核电发展的六点启示。 采用最新数据对目前日本科技创新立国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考察了日本科技创新立国战略实施的成效和不足。 第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从日本科技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两者的关系的角度,探讨日本上世纪“汽车王国”形成的原因,以及促成绿色科技、民生科技成为日本发展新动向的原因。 以科学和技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日本科技发展各阶段所处的地位为主线,研究了日本科技发展的战略演变。 第三、新提法和理论上的创新 本文把日本的科技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以技术引进为主要途径的技术赶超阶段,二是以科技创新为基本途径的科技大国阶段。 分析了日本企业与政府在不同科技发展阶段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科技研发体系是日本成为科技大国的基本经验。 提出了如下三个基本观点:①提出正确的科技发展观的理念。认为科技发展不仅仅要关注科技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更要关注科技对人类的负面影响,不仅在科技创新时要考虑其将会对人类产生的负面影响,而且要创新出更多旨在修复生态失衡、保障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科技、民生科技;②通过对火力发电和核电之间的替代关系以及火电和核电的安全隐患对比,提出高技术不仅不代表“高安全性”,而且极易产生高隐患;③提出我国吸引直接投资首先要考虑引进技术的安全隐患,而不是技术层次的高低,只要存在安全隐患,不管其先进程度如何,都要认真考察。 本文的缺陷和不足。由于本人研究水平有限,以及收集资料不够充分,因此,本文不可避免会出现提法偏颇,论证不够完整的问题。此外,由于科技专业知识的缺陷,因而无法详实掌握具体的科技发展情况。本人将在以后加强学习和研究,对论文进一步做出修改和完善。不当之处,也恳请各位老师、同学给予批评指正。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323.1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禾丰;日本的IT战略与人才培养[J];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2 ;日本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表现和主要原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2年04期
3 张二震,安礼伟;资产专用性、产业组织与主导产业变更——对日本主导产业转换滞后的一种解释[J];江海学刊;2002年06期
4 王晓松;当今美日科技战略调整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01期
5 陈海华;谢富纪;;日本技术创新模式的演进及其发展战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01期
6 白景美;宋春艳;王树恩;;试析战后日本技术创新政策演变的特点及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07年02期
7 丁恒龙;王卫星;;日本知识产权制度的变迁及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09年06期
8 王永宁;日本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推进战略[J];全球科技经济w,
本文编号:11724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1172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