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中日两国近代科技发展道路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4 10:12

  本文关键词:中日两国近代科技发展道路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洋务运动 明治维新 科技观 科学体制化 科技引进


【摘要】:科学技术对一个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开始走上富民强国的道路,二十世纪初已经跻身于发达国家之列;而同时期的中国也开展了洋务运动同样引进发展西方先进技术,却没能让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中外学者们主要从两国的政治、文化因素等方面探讨出现这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的原因,但很少从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角度去寻找原因。因此,对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及其科技观进行全面地比较分析,有利于找出中国近代科技远远落后于日本的根本原因,对当今中国科技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变革目的都是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在变革内容上,洋务派以学习西方先进军事为主,而明治维新除了引进西方科技外,还进行了较彻底的体制改革。出现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二国的科技观不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科技观作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对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技术在更深层次上植根于特定的社会和经济结构、思想观念,“中学为体”的思想阻止中国向西方学习这些体制和观念,中国的科技发展就得不到支撑和保障。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出现的“和魂洋才”思想,对日本科学教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和魂洋才”思想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应变能力,推动东西方思想的交流和融合。日本注重学习西方体制,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得到保障。 由于科技观的差异,中日两国在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方式、科技引进和发展策略上等方面表现迥异。日本采用西方教育模式,而此时的中国依旧采用科举教育制度。中国只注重科学的应用,不求甚解地直接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日本却是从制度和科学学问上着手,逐渐实现技术的本土化,并建立自己的科学体系,发展本国科技。 科学体制化是科学发展的组织基础,能够在制度上保障科学的发展。比较中日在现代技术教育体系的建立、学术组织的兴起、研究机构的成立等方面的差异,不难发现科学体制化的落后是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根源之一。中国未能实现科学体制化,是洋务运动没能实现强兵富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321.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肖兴安;熊家国;;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洪春;论日本明治维新与农业发展[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3 刘义程;;中国与日本的现代化之路——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为中心[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李胜臣;;论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差异——以两者结局不同之成因为视域[J];现代交际;2009年12期

5 陈光明,周翠娇;曾国藩、李鸿章与近代留学[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11849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11849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d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