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基于知识互补性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一个创新收益模型

发布时间:2017-11-17 04:08

  本文关键词:基于知识互补性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一个创新收益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产学研 协同创新 知识互补性 政策建议


【摘要】:基于知识互补性的视角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收益模型,对知识互补性转化为现实协同创新的条件进行研究。通过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和实例分析论证了产学研最优劳动资源的配置与专业化经济之间的正向关系,以及互补性知识的积累程度、互补性知识的协调效率、互补性经济程度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阐释了产学研异质组织之间实现有效合作与协同创新的充分必要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诱发机制与实施路径研究”(13BGL021)
【分类号】:G322
【正文快照】: 1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企业、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3个基本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知识,在其他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协同创新活动[1]。国家“2011计划”指出产学研协同创新是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汪丁丁;知识沿时间和空间的互补性以及相关的经济学[J];经济研究;1997年06期

2 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年02期

3 王毅,吴贵生;产学研合作中粘滞知识的成因与转移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1年06期

4 涂振洲;顾新;;基于知识流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军;基于知识积累的企业创新能力演化规律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武;胡振鹏;;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中间层组织与厂商理论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2 张晓凤;赵建欣;朱璐华;韩彩欣;;农户安全农产品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4期

3 占金刚;詹满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超边际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5期

4 雎国余;蓝一;;要素禀赋不对称与企业的性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谢佩洪;孟宪忠;;专门知识的指向与企业组织结构的选择[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韩天明;;网上零售的标准化交易模式[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李若朋,荣蓉,吕廷杰;基于知识交流的两种产业协同模式[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王素珍,刘戈衡;旅游企业知识管理策略探讨[J];商业研究;2001年10期

9 姜国刚;;从劳动分工到资源分工的内生演进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08期

10 姜国刚;刘强;陈晶;;从主流经济学角度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J];商业研究;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贵友;;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与现代农业发展[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杜勇;;水库工程移民“双置换”安置模式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内生交易费用理论[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4 章平;黄凯南;;制度转型中的个体知识、策略认知与选择:自治还是依赖政府?——以集体物品CPR供给为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陈傲;柳卸林;吕萍;;创新系统各主体间的分工与协同机制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6 朱方伟;;技术转移中的隐性知识转化的障碍因素分析[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7 崔裴;;中国房地产业的行业结构研究——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视角[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8 宋胜洲;;基于知识的演化经济学——对基于理性的主流经济学的挑战[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9 姜国刚;尚井杰;;循环经济发展与资源分工的内生演进分析[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10 张铁男;张亚娟;;行业选择战略的超边际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连章;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唐宇;高新技术企业R&D联盟创新管理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3 王贺东;不确定性、能力与企业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5 金胜勇;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谢学军;企业并购中的知识转移与知识整合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志荣;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形成、运作机理与评价[D];暨南大学;2010年

8 姚良;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传染与免疫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周正;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电子商务平台竞争规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方国威;政府在产学研结合模式中的角色与对策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永木;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贫困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黄志钦;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及其对广西的借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谭少平;高速公路对城镇体系的影响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丁容;知识型企业隐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西安邮电学院;2010年

5 吴兵;江西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彭玉婷;分工、交易效率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郭倩倩;产业结构转型中的江苏省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贺铭珠;基于医生转移意愿的医患知识转移影响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宋充;高校知识转移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李凌芳;企业孵化器智力资本对知识转移及在孵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岗,傅铅生;关于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09期

2 宝贡敏;徐碧祥;;国外知识共享理论研究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李金明;企业创新能力的分析模型[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4 嵇忆虹,倪锋,王宏;产学研合作中利益分配方式探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5 徐康宁;冯伟;;基于本土市场规模的内生化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第三条道路[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11期

6 张军;;浙江省中小企业创新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9年S1期

7 路风,慕玲;本土创新、能力发展和竞争优势——中国激光视盘播放机工业的发展及其对政府作用的政策含义[J];管理世界;2003年12期

8 焦豪;魏江;崔瑜;;企业动态能力构建路径分析:基于创业导向和组织学习的视角[J];管理世界;2008年04期

9 刘星;赵红;;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6期

10 陈继勇;雷欣;黄开琢;;知识溢出、自主创新能力与外商直接投资[J];管理世界;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 严雄;[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2 同济大学 张玉臣;[N];科技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朱毅;[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志宇;产学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94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1194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6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