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新中国早期的“大科学”体制与科学文化

发布时间:2017-11-20 20:10

  本文关键词:新中国早期的“大科学”体制与科学文化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大科学”体制 人民科学文化观 政治化科学文化观


【摘要】:科学体制和科学文化都是构成现代科学的重要社会形态,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并进行着不断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完成了科学体制的重要转换,建立的“大科学”体制作为一种代表性科学体制,更是与科学文化具有密切关系,本文就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展开论述。中国的科学文化与文明悠久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着我国“大科学”体制建立,新中国建立后形成的人民科学文化观更是为“大科学”体制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重要思想基础,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的“大科学”体制。这种体制适应了我国国家建设的现实需求,进一步推进了我国的科学文化建设,使我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取得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文化成果,使得“大科学”体制与科学文化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但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随着科学体制与科学文化建设的深入,“大科学”体制本身的一些弊端也开始显现,其作用于我国的科学文化发展,形成了政治化科学文化观,并最终导致使我国的科技事业遭受重大损失。 从论文结构看,本文由引言、正文四部分及结语组成。 引言部分对本论文的论述概念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对与本论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梳理,并阐述了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正文第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大科学’体制的契合”。 本部分主要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新中国科学体制发展的影响。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功利主义科学观与宏观审视的综合传统等价值取向与中国“大科学”体制在某种程度上的契合,为我国的“大科学”体制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基础,也是其建立与发展的重要软环境。 正文第二部分,“人民科学文化观与中国‘大科学’体制的形成”。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我国的科技事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建国初期,随着社会的转型与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确立了人民科学文化观,它适应了当时中国社会经济与科学事业发展的要求,对中国社会与科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人民科学文化观的指导与影响下,我国的科学体制逐渐走向完善,并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科学”体制。 正文第三部分,“中国‘大科学’体制与科学文化成果”。 新中国建立初期,在“大科学”体制下,国家在短时期内迅速集中全国人力、物力与财力,用于解决国家建设急需的科技难题,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大大缩短了与世界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特别是科学发展规划的制定、新兴国防尖端技术的崛起、工农业科研水平的迅速提高等方面取得的成功,更是集中地体现了我国“大科学”体制所特有的优越性。 正文第四部分,“中国‘大科学’体制与政治化科学文化观”。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及事业的发展都要受国家直接控制,“大科学”体制下的科技事业也不例外,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大科学”体制与西方大科学体制有很大区别。首先就体现在它具有明显的政治化倾向,比如科技管理制度、科技人员组织制度等都实行高度行政化管理,使中国“大科学”体制蕴含了过多的执政因素,并作用于我国的科学文化建设,最终导致政治化科学文化观的形成。 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概述了本文的基本观点,并对论文的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32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学敏;陈一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政治化科学观的形成及影响[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王珏;科学建制的类型及其伦理样态[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汤菊平;;中国科学体制化历程及启示[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7年08期

4 孟建伟;试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的根源——从科学观与人文观的角度看[J];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5 郭沫若;;科学战}系木薮笫だ鸞J];科学通报;1959年19期

6 ,

本文编号:12083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12083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3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