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新语丝”网站学术打假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1 15:23

  本文关键词:“新语丝”网站学术打假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语丝 方舟子 学术打假


【摘要】:学术研究,是一件严肃而神圣的事情,讲求严谨的作风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注重艰苦的求索和深入的研究,正所谓“板凳坐得十年冷”。然而,一直被人们视为纯洁精神圣地的学术界,近年来造假事件频频发生。 学术打假,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学术造假,缘何在人人喊打中“繁荣依旧”?值得整个学术界和关注学术领域的每一个人探究与反思。本文旨在以中文网络第一个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网站的学术打假为研究对象,研究以“新语丝”为代表的民间学术打假行为的积极意义及局限性,进而探寻国内学术界更加合理、有效的打假方式。 论文共有四章。第一章通过对“新语丝”创办、转型情况的介绍,重点从时间顺序上纵向梳理了“新语丝”十余年学术打假之路的主要“战事”,总结出“新语丝”十余年学术打假历程大致分为“矛头主要集中在科技领域”、“矛头主要集中在重点大学”两个阶段。 第二章通过对“新语丝”典型的打“准”案例、打“偏”案例和“不了了之”的案例的分析,从横向上对“新语丝”十余年来主要“战事”进行了梳理。第三章重点分析了“新语丝”学术打假的两面性:积极意义,如“最早将网络舆论监督用于学术打假”、“调动众多的人参与学术打假”等;局限性,如“打假标准‘唯科学主义’”、“话语方式受质疑”等。 第四章重点阐述了国内学术界应该采取的更加合理、有效的打假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322.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任达轩;;溯源“打假斗士”遭遇“真打教授”——方舟子遇袭事件的多维透视[J];北京教育(德育);2010年11期

2 唐吉;;“科学警察”方舟子[J];世界博览;2010年24期

3 杨波;;网络“群体极化”效应及其理性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石国亮;徐媛;;国内网络舆论监督研究综述[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熊丙奇;;治理学术不端机构不应是摆设[J];教育;2011年05期

6 吕群;;学术不端的网络舆论监督[J];科技传播;2009年02期

7 刘瑞;王蕾;;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公平透明的学术氛围——方舟子学术打假的一点启示[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01期

8 李春梅;;学术打假:“学风委”难以承受之重[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年02期

9 黄绍水;;把握事实的内在因果关系——谈“方舟子败诉”的两则报道失误[J];新闻记者;2007年03期



本文编号:12113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12113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3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