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1981-2010年中国学者科学史论文统计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22 10:15

  本文关键词:1981-2010年中国学者科学史论文统计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科学史学科建制 科学史论文 期刊 学报 计量分析 科学编史学


【摘要】:科学史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已近一个世纪,改革开放后出现繁荣局面,特别是1980年代,以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成立、科学史专业期刊的创刊,以及科学史专业学位点的设立为标志,科学史学科在中国的建制化得到落实并有了长足的进步,研究队伍更职业化,研究课题更多样化,研究成果更为丰富。学术研究论文是学科研究成果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值此2010年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成立30周年之际,需要对中国的科学史论文进行总结,以反映中国学者在此领域的贡献。 本文用文献统计方法,对1981年至2010年间中国学者发表的科学史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对发表科学技术史研究论文比较集中的11种期刊、学报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中国科学史学科的发展,并总结中国学者在此领域的科学研究的成就,为该学科今后在中国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文章分为四个方面。首先介绍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包括科学史学科在中外的发展历程,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文献综述,并阐述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为本课题的计量分析和理论分析做了历史回顾与理论铺垫。其次,以研究机构的设立、学会成立、专业杂志创刊、学位点建设、学术交流等为基础,论述科学史学科在中国的建制化过程,尤其对国内有关科学技术史的杂志与学报进行了介绍。再次,按照学科史、国别(区域)史、断代史、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不同角度,交叉统计,绘制一系列统计数表,客观呈现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者30年来发表论文的情况,使读者对我国科学史学科研究的状况在数量上有直观的认识。最后,在上述统计数字的基础上结合科学史学科在中国建制化历程,做深入分析,分析30年来中国科学史学者研究成果的特色、强弱之处及其成因,并在科学编史学理论指导下探讨中国的科学史学科建制化对中国的科学史学术研究带来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N09;G322.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席泽宗,陈美东;20世纪中国学者的天文学史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2 万辅彬,刘钝;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科技史学家访谈录之六[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3 韩健平,李斌;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的发展历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4 韦丹芳;何小妹;;对两种期刊近十年技术史论文的统计与分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5 郭杰;;《自然科学史研究》引文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6 李迪;十年来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综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7 陈静,靳蓬,邱丽,李冀;《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1995年作者情况的统计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8 邱丽;蔡丹英;白占立;刘新喜;柴键;;《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05年出版状况的统计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9 詹志华;;当代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概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邢润川,郭贵春;历史语义分析方法在科学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0年04期



本文编号:12143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12143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0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