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政治的“协商”——评《科学权威的矛盾性:科学咨询在民主社会中的作用》
本文关键词:科学与政治的“协商”——评《科学权威的矛盾性:科学咨询在民主社会中的作用》 出处:《科学与社会》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政治协商 technological 价值倾向 美国国家科学院 研究理事会 人类学研究 价值取向 sociology 建构主义视角 咨询过程
【摘要】:正随着科学的日益发展,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大,并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一切重大问题,我们都习惯于寻求科学建议。但与此同时,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对科学持着仰视的姿态,不再将科学权威当作一种神圣的信仰,科学建议也不断地受到挑战和质疑。尽管如此,科学建议仍是如此有效力和有影响力,日益成为决策的重要参考。这就是科学权威的矛盾之所在。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the impact of science on society is increasing, and has penetrated into every aspect of our lives. For all major issues, we are accustomed to seeking scientific advice. But at the same time, people are no longer as in the past to hold up the scientific attitude, will no longer be the authority of science as a sacred faith, scientific advice is also constantly challenged and questioned. Nevertheless, scientific advice is still so powerful and influential,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This is the paradox of scientific authority.
【作者单位】: 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
【分类号】:G301-5
【正文快照】: 随着科学的日益发展,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大,并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一切重大问题,我们都习惯于寻求科学建议。但与此同时,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对科学持着仰视的姿态,不再将科学权威当作一种神圣的信仰,科学建议也不断地受到挑战和质疑。尽管如此,科学建议仍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书勤;支持政协履行职能 认真办理政协提案[J];秘书;2000年01期
2 岳海翔;;理深意切 策见分明——《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赏析[J];秘书工作;2002年06期
3 龙利群;;政治协商规程 广州先订先试[J];大经贸;2009年10期
4 高庆;;对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的深度思考[J];中国证券期货;2009年07期
5 ;广州率先在全国出台政治协商规程[J];领导决策信息;2009年36期
6 杨子均;;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政治协商民主制度的探索和创立[J];新疆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7 金凌俭;任义;;关于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思考[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4期
8 赵婷婷;;协商民主与中国政治协商制度之比较:一个初步的理论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1年12期
9 邓松水;;浅议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J];企业导报;2011年21期
10 ;砥砺新征尽从容[J];中国报业;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润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作用[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宋俭;;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几点思考[A];“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21世纪初政党发展与变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顺荣;;毛泽东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学习 坚持 发展——青海省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3年
4 钟庆祥;;共同的纲领,行动的指南——浅议《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A];新时期统战理论与实践研究——新时期统战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段海溪;周荣;;把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发挥参政党作用[A];当代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德蓉;;略论江泽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坚持和发展[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3)[C];2009年
7 李庆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发展与重大成果[A];中国共产党90年研究文集(上)[C];2011年
8 杨正宏;;年鉴记述政治文明建设初探[A];江苏省地方志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暨地方志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4年
9 张柱武;;同心同德是民主党派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支点[A];本溪市各民主党派统战理论研究联合体第十八次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10 韩宝柱;;改革开放30年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理论方针政策的发展创新[A];改革开放30年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防止政治协商步入三个误区[N];黄石日报;2007年
2 殷啸虎(作者系上海市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咨询组成员,华东政法学院教授);推进政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的几点思考[N];联合时报;2006年
3 湖北省枝江市政协主席 谭克焕;切实落实政治协商原则[N];人民政协报;2006年
4 谭克焕;落实政治协商程序 政协应重“三性”[N];人民政协报;2006年
5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政协副秘书长 朱进;努力增强政治协商“五个性”[N];人民政协报;2007年
6 长子县政协 王振龙;提高基层政协组织政治协商实效性[N];山西政协报;2008年
7 袁廷华;论政治协商的政治功能和民主价值[N];团结报;2008年
8 白山市政协 李瑞华;构建规范的政治协商程序[N];协商新报;2009年
9 刘广明 郴州市政协主席;通过政治协商制度 构建公民社会[N];湘声报;2009年
10 朱禹宝;推进县区政协政治协商的思考[N];人民政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俊杰;当代中国党际协商民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琼;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视野下的人民政协法治化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杨力歌;我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发展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乔洋;协商民主视野下的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4 马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理析及经验[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杨剑声;论中国特色政治协商制度的坚持与完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董雪梅;论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
7 刘方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规范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8 卢洪;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王球云;抗战胜利后民盟与政治协商研究(1945-1949)[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10 姚路英;民革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形成[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291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1429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