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家治理视域下的社会科学普及
本文选题:社会科学普及 + 国家治理体系 ; 参考:《重庆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摘要】:中国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建立既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是全球治理体系结构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治理体系科学化的集中体现,社会科学"理论"、"理性"和"理想"的力量为国家顶层设计和社会思想引导提供科学支撑。加强和改善社会科学知识、方法、思想和精神的普及,有助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更好实现科学化和现代化。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s modern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is not only the overall goal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in an all-round way, but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global governance system.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is the concentrated embodiment of the scientific governance system. The strength of social science "theory", "rationality" and "ideal" provides scientific support for the top level design of the country and the guidance of social thought.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knowledge, methods, ideas and spirit of social science will help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to achieve better scientific and modern.
【作者单位】: 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分类号】:G315;D6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清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的演进轨迹及其走向判断[J];重庆社会科学;2014年09期
2 俞可平;;善治与幸福[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培暄;;我国现阶段社会领域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与挑战[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5年01期
2 娄必县;张仁虎;;司法公信力的检讨与重塑——基于二审改发率、上诉率和信访变迁的三维考察[J];法律适用;2013年01期
3 马波;;论生态风险视域下政府生态安全保障责任之确立[J];法治研究;2013年04期
4 段莉;胡惠林;;中国文化产业研究是否进入学术疲劳期——基于学科概念体系的研究[J];东岳论丛;2013年08期
5 范玉刚;;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国家文化治理[J];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6 张加博;;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新威胁”:非传统安全[J];法制与社会;2014年03期
7 陈金钊;;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化及其意义——兼论法律方法的功能[J];法律方法;2014年00期
8 罗志佳;;论文化治理的运行逻辑[J];甘肃理论学刊;2014年04期
9 余英;;教育如何影响幸福——教育、公共教育支出与主观幸福的研究进展[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年03期
10 张景华;;税收与治理质量:跨国实证检验[J];财贸经济;201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仁虎;娄必县;;司法公信力的检讨与重塑——基于二审改发率、上诉率和信访变迁的三维考察[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2 祁渊;何旭;;浅议“国家治理”论在《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第100号——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中的具体体现[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苑永彬;政府安全能力建设的东西部比较[D];浙江大学;2011年
2 曹亚斌;非传统安全合作中的国家权利因素[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璇;我国风险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4 沈建良;社会安全视野中的“第三者”[D];同济大学;2005年
5 李琳;社会经济安全条件下的城市需水量预测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6 沈聪;应对传染病和公共卫生危机的国际合作[D];山东大学;2006年
7 李琦;我国突发事件应急合作治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8 杭丽;基于提升民族地区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社会管理创新[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年
9 王慧斌;民生政治视角下资源型县域发展路径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10 卢素果;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及其实践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05期
2 李国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工作的发展历程[J];理论导报;1999年09期
3 王新明,宋建勇,赵丹心;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工作特性初探[J];河北学刊;2000年01期
4 徐之顺;社科规划与社科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冬青;谢晓非;;危机情境中影响科学普及效果的因素分析:心理学视角[J];科普研究;2010年06期
2 刘文霞;宋琳;;大力推行科学普及 构建繁荣和谐社会[J];湖湘论坛;2008年04期
3 诸大建;理解科学文化:中国新世纪科学普及的战略性课题[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荆培君;秦彤;;试论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与构建和谐社会[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张礼建;周曦;;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社会科学普及的视角[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兴华;;论社会科学普及长效机制的构建[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2 石静;宋玉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必须先行[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3 肖世华;苏锦云;;发挥高校科协职能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A];全国高校科协发展论坛(2013年)论文集[C];2013年
4 李德昌;;势科学视域中的科学普及[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陶柱标;余桂华;;论三位一体的科学普及创新理念[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6 徐顽强;张红方;;社会热点焦点与科学普及交叉的研究综述[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孙维;;从当代生态科技观看科学普及[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宋北辰;杨红梅;;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A];科普惠民 责任与担当——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强亦忠;;科学普及与科学发展观[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杨春燕;李奎;刘建;张华英;;博物馆展览情境下的科学普及[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红方;我国社会热点事件与科学普及的互动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文军;科学普及对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及对策思考[D];郑州大学;2005年
2 余淼淼;试论影响我国科学普及工作的原因[D];同济大学;2008年
3 朱丽平;利用物理实验对中小学生进行科学普及的设计[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洪海;试论东西方文化相结合的科学普及[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晓农;从科学普及功能比较中西方科普之不同取向[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姚清华;鲁迅的科普贡献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7 高悦;科协在推进科普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49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1849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