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术不端行为治理中社会奖惩道德导引低效问题成因研究
本文选题:学术不端 + 社会奖惩 ; 参考:《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23期
【摘要】:道德含义从本质上决定了学术不端问题应被纳入社会奖惩道德导引体系中予以研究。以社会奖惩道德导引建构模型为理论框架,收集111起学术不端事件和39部治理规范用于案例研究和内容分析,深入揭示我国学术不端治理中致使社会奖惩道德导引低效的系统根源。结果表明,在我国学术不端治理中,社会奖惩标准过多过杂、奖惩措施有失均衡、奖惩路径不够畅通、奖惩主体各有短板、奖惩受体缺乏敏感等缺陷和不足共同制约了社会奖惩道德导引效率的发挥。
[Abstract]:The moral meaning essentially determines that the problem of academic misconduct should be studied in the system of social reward and punishment ethics guidance system.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i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social reward and punishment moral guidance construction model, and 111 academic misconduct and 39 governance norms are collected for case study and content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China's academic misconduct, the standards of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are too much miscellaneous,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are not balanced, the path of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is not smooth enough, the main body of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have short boards, and the lack of sensitivity and deficiency of rewards and punishment receptors.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7218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4YJA630094)
【分类号】:G3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傅晓华;;大学科研不端行为的道德应对[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王飞;;德国科学界应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措施及启示[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3 唐壮;聂培琴;;建立并完善道德自律和法律规制互动的科研诚信体系[J];科研管理;2008年S1期
4 程现昆;;高校科研评价与道德责任[J];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04期
5 曹亚军;郭伟;;加强学术道德规范 净化科研学术环境——浅析科研不端行为的成因、界定与防范[J];西北医学教育;2008年05期
6 杜鹏;杨燕萍;关晓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宝春;中国消费者伦理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清海;王晓鹰;孙慧兰;张恩健;徐杰;;AMLC检测医学论文的特点及期刊的应用对策[J];编辑学报;2009年06期
2 赵宝春;殷静;;大中学生非伦理消费问题比较研究[J];当代经济;2009年23期
3 岳云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表现、原因及对策[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4 吴华刚;;国外促进科研诚信建设的经验概述及启示[J];科技和产业;2014年06期
5 陈洪;;论地方高校科研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与修养[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6 王飞;;瑞士科研不端治理机制及启示[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7 赵新民;张全宁;;浅析学术腐败[J];科技信息;2009年07期
8 杨武林;卢靖华;温颖;宋冬冬;;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的现状调查及对策——以秦皇岛市高校为例[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9 赵莎莎;;理工为主综合大学人文社科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对策[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5年04期
10 马佰莲;谢婧;;近十年国内科研诚信研究述评[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龙晓枫;消费者规范理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白勤;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刘汝萍;服务消费中顾客不当行为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4 高宏利;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5 张娜;保险营销员的商业道德敏感性[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修桂;高中学校科研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成东;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压力与科研诚信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张东玲;生态文明视阈下大学生科技道德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屠长栋;企业低碳营销行为的消费者响应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王开元;公共性视域下科研人员道德责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方冬姝;导师对研究生科研诚信养成的影响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3年
7 陈跃朋;消费者非伦理行为意向的形成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8 晁伟鹏;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9 许竹青;社会控制理论视角下研究生学术不端治理对策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10 李yN;研究生学术道德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大超,张丽莉;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与提升措施[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2 万卫红;消费教育与消费者行为的优化[J];商业研究;2002年15期
3 俞海山,周亚越;论消费主义的危害与对策[J];商业研究;2003年08期
4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郑日昌,邓丽芳,张忠华,郭召良;《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5 李建民,王丽霞;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与中国经济的伦理化[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6 于建星;信贷消费的伦理底蕴[J];道德与文明;1999年06期
7 吕耀怀;论信息消费的道德选择[J];道德与文明;2003年01期
8 宋启林;论道德实效[J];道德与文明;2003年05期
9 邓志伟;;弗洛姆人道主义消费伦理思想探析[J];道德与文明;2006年01期
10 龙静云;;消费伦理的变迁与当代家庭消费伦理之建构[J];道德与文明;2006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刘大椿;[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平;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学术不端行为举报[J];科技导报;2006年06期
2 本刊编辑部;;学术不端行为举报[J];科技导报;2006年10期
3 本刊编辑部;;学术不端行为举报[J];科技导报;2006年12期
4 本刊编辑部;;学术不端行为举报[J];科技导报;2007年01期
5 本刊编辑部;;学术不端行为举报[J];科技导报;2007年02期
6 ;关于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联合声明[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陈祖甲;;对学术不端行为岂能宽容[J];民主与科学;2008年06期
8 ;发生学术不端行为要反省“教育”是否成功[J];高校教育管理;2009年02期
9 ;关于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联合声明[J];中州学刊;2009年03期
10 ;关于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声明[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美娟;;科技期刊编辑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和防范[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梁凤英;;试论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及其防范措施[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瑞芹;;倡导科研诚信,整治学术不端行为若干举措[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邓雯;;编辑在防范学术不端行为中的能动作用[A];科学评价促发展 品质服务谋共赢——第九届(2011)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杨秋霞;林海文;;学术不端行为分析及编辑部应对策略[A];学术期刊编辑学理论与实践[C];2010年
6 吕文红;;从根源上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兼论大学学报的教育功能[A];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4次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红军;;浅谈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措施[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8 秦江敏;王荣;林平;姚磊;;学术不端行为与军校学报的能动把关作用[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Ⅳ)——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5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本刊编辑部;;重要启事[A];全国大型煤炭企业综采技术发展成果集[C];2010年
10 林美;;端正学风 净化象牙塔——透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育馥;西方国家反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措施[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苏州;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9年
3 柏木钉;惩治学术不端行为要敢于下猛药[N];中国改革报;2012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教授 刘迎秋;治理学术不端行为 弘扬科学道德规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主笔 张思宁;商业社会的科学操守[N];辽宁日报;2007年
6 记者 陈春保;反对和抵制学术不端行为[N];湖北日报;2008年
7 记者 李玉兰;教育部要求严惩学术不端行为[N];光明日报;2009年
8 记者 赵凤华;对学术不端行为必须严肃处理[N];科技日报;2009年
9 本报评论员;果断行动 绝不姑息[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记者 谭嘉;高校对查处学术不端负直接责任[N];健康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白勤;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霞;学术不端行为的政府治理探索[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2 梁颖;我国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3 夏晴涛;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4 王煈;高校对学生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5 董正华;学术不端行为研究及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刘红军;基于博弈论的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监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万聪;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杨进军;当前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9 于靖;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评判制度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10 李兴东;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学术不端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05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105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