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效应最大化
[Abstract]:More than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have not only mad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level, but also made great progres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essence of the economic competition in the world today is the competi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 as well as the spillover effec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Countries that can maximize the spillover effec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will inevitably develop into powerful countries throu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present, our country is in a critical period of development, and in the curr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ystem, such as inefficient use of equipment, scattered and wasteful funds, difficulties in financing enterprises, and low efficiency in training personnel flow block. The lack of sharing and coordination, a series of deep-seated contradictions which affect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 hindering the spillover effect of our country'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and limiting the promotion of our country's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o resolve these contradictions, we can start from three aspects: perfecting the mechanism of the market-oriented oper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dredging the flow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and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 and establishing specialize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cooperation institutions. Coordinating the element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and stimulating its spillover effect, make the best use of materials and maximize the utilit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
【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伦理问题与道德抉择问题研究”(2014B1)
【分类号】:G3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唐仁华,伍莺莺,吴承春;对促进科技资源共享问题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07期
2 唐泳;赵光洲;;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中的风险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08期
3 魏龙;;日本科技体制的改革措施[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年03期
4 方建中,邹红;实现科技资源共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任务[J];科技与经济;2005年02期
5 孙兆刚 ,徐雨森 ,刘则渊;知识溢出效应及其经济学解释[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01期
6 周桂荣;杜卓;;我国科技人才区域分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苏海燕;;高等学校贷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2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明军;陈芳芳;;基于知识属性的知识溢出效应分析[J];北方经济;2010年14期
2 于申;李九领;;共建·共享·共赢——实现社会和谐之路[J];当代经济;2007年08期
3 谷玉;李田田;;东西部地区创新系统知识吸收能力的比较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24期
4 王伟静;;试论现代组织中人才流动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0年08期
5 卢福财;胡平波;;基于竞争与合作关系的网络组织成员间知识溢出效应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9期
6 牛冲槐;王聪;郭丽芳;樊燕萍;芮雪琴;;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J];管理学报;2010年01期
7 郭军;;战后日本科技发展模式的政策思路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08期
8 岳晓玲;刘征;田永常;;科技资源共享与科技创新[J];硅谷;2013年23期
9 许玉明;柯昌波;袁伟;;市场化配置资源的科技体制改革研究[J];西部论坛;2014年04期
10 徐宪忠;;浅谈构建国家海洋科技创新体系[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昆;;化解高校巨额贷款负债问题的策略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7年02期
2 邹晓平;;高校巨额贷款的风险分析与求解[J];高教探索;2007年04期
3 蒋和胜;;论科技资源向科技资本的转变[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魏淑艳;国外科技资源共享的有益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09期
5 刘友平;美日德韩国家科技资源配置模式比较及其借鉴意义[J];科技与管理;2005年05期
6 尹晓亮;张杰军;;日本科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成效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07期
7 丁厚德;科技资源配置的新问题和对策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5年04期
8 郝勤,危光辉;关于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考[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9 何武;我国地域性二元经济的特征强化与对策分析[J];求实;2004年S2期
10 徐冠华;构建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的环境[J];求是;2003年2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磊;张涛;;外溢效应、预先承诺和最优研发政策[J];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08期
2 罗雨泽;罗来军;;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空间外溢效应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3 赵志耘;吕冰洋;;财政投资的外溢效应分析[J];财贸经济;2007年10期
4 曹川;齐颖超;;四川省服务业对工业外溢效应存在性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03期
5 潘文卿;外商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外溢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3年06期
6 张耀辉;周轶昆;;自主创新的外溢效应与创业环境激励[J];学术研究;2006年06期
7 周泳宏;谭蓉娟;;同城关系、行业内外溢效应与集聚——来自制造业2000-2007年市际面板数据的实证[J];当代财经;2009年02期
8 陈玲玲;唐学玉;;“学区房热”的原因及外溢效应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25期
9 段梅;李瑞光;汪元欣;;云南省教育投入外溢效应实证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36期
10 史贤华;夏岩磊;;安徽省出口生产外溢效应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周泳宏;邓卫广;;聚集条件下的多企业间外溢效应——基于DAG与Granger的面板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2期[C];2010年
2 马野青;郭红斌;;高技术产品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外溢效应[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中)[C];2007年
3 高峰;薛春雷;李纪元;;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外溢效应与建议[A];优化资源配置 打造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基于公共财政视角下的首都经济圈建设研究[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钟声;创新,,中国出口的外溢效应[N];人民日报;2013年
2 钟声;理性看待中国崛起外溢效应[N];人民日报;2012年
3 本报驻英国记者 白阳 本报驻日本记者 田泓;日元贬值外溢效应引担忧[N];人民日报;2013年
4 本报驻美国记者 吴成良 本报驻泰国记者 李宁;量宽谢幕,外溢效应牵动市场神经[N];人民日报;2014年
5 记者 朱周良 屈红燕;欧债外溢效应显现 全球股市“熊出没”[N];上海证券报;2012年
6 商务部研究院内贸课题组博士、副研究员 赵萍;内贸外溢效应提振消费需求[N];国际商报;2008年
7 本报驻南非记者 倪涛 驻法国记者 邢雪;马里危机外溢效应扩大[N];人民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王成洋;美QE3退出的外溢效应[N];金融时报;2014年
9 主持人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魏香镜 实习生 卢丽丽;叙危机局势恶化 外溢效应明显[N];南方日报;2012年
10 记者 王龙云;G7未为难日式宽松 忧外溢效应[N];经济参考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召友;电信服务对区域经济增长省际外溢效应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曹川;四川省服务业对工业的外溢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杨颖;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动因和外溢效应的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3 严兰丽;重庆市服务业对工业的外溢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肖威;外商直接投资的外溢效应分析[D];暨南大学;2007年
5 张顺心;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外溢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朱金波;农产品伤害事件外溢效应对产业集体品牌资产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7 孙明泽;第十二届全运会比赛场馆置入高校的外溢效应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8 陈健;我国工业FDI外溢效应分析及实证检验[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860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286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