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识交流研究现状分析
[Abstract]:The study of knowledge exchange has originated in the study of the library in our country. With the emergence of information, network and big data, the extension of knowledge research has been expanding.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search of our country's databas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gress of our country's knowledge exchange are analyzed by means of the method of document measurement, and the main themes and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knowledge exchange in China are summarized and summarized.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机理与促生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4-ZD-093)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3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静;;高校知识交流的特点与控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年01期
2 林敏;李南;吴贵生;;研发团队知识交流网络结构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2年09期
3 王瑞文;刘东鹏;;构建高校学术信息机构库的知识交流环境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年04期
4 施杨;李南;;研发团队知识交流网络中心性对知识扩散影响及其实证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年04期
5 李国栋;冯敏;姚伟;;社会化推荐在隐性知识交流中的应用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年06期
6 朱红涛;;知识特性对知识交流效率的影响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年07期
7 谢佳琳;覃鹤;;基于学术博客的知识交流研究[J];情报杂志;2011年08期
8 张波;;图书馆与知识交流[J];图书馆;2008年06期
9 党跃武;;将知识服务进行到底——基于知识交流的知识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6年04期
10 曾翠;高波;;基于学习共用空间的知识交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体林;;学科馆员信息服务知识化[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2 吴z年;近代图书馆活动中心的形成与转移[J];图书与情报;2000年02期
3 王丹;;国内机构知识库构建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年05期
4 张锦;谢拉的“交流说”对中国图书馆学的影响[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年04期
5 马恒通;图书馆学学术批评论纲[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年02期
6 储流杰;;理性的批判与批判的理性——图书馆学技术与人文的理性之思[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年05期
7 孙立新;余来文;;组织内网络结构位置对员工知识资本的影响——员工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8 陈缤;;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产品体系及模式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3年04期
9 曾进群;杨建梅;陈泉;;开源软件社区知识创造沟通网络演变研究[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4年02期
10 郑伟伟;;基于学术博客的个人知识管理研究——以科学网博客为例[J];重庆图情研究;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谭梅凤;杨洲;徐新强;帅克;;国防科技信息工作的服务创新探讨[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四集)[C];2006年
2 詹琼;;教育音像电子出版社改制后的转型发展[A];出版科学探索论文集(第9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旺;数字图书馆用户激励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奉小斌;质量改进团队跨界行为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颜端武;面向知识服务的智能推荐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4 董芹芹;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5 詹国梁;基于生命周期策略的企业知识管理[D];武汉大学;2012年
6 丁莹莹;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7 付振通;复杂产品创新知识获取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8 郭晓姝;企业微博信息互动传播模式、途径与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9 徐浩;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异质知识网络、组织学习与技术能力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10 李斐;客户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系统及其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顺;高校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杨善祥;羧甲基壳聚糖修饰的盐酸阿霉素脂质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3 张永晖;知识交流机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4 刘欣;基于阅读价值的科技文献排序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杨镭;企业营销人员隐形知识分享机制与管理策略[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6 郭力维;基于微博社区的知识交流与传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冉;主动知识辅助基础原型及集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8 任雪华;潍坊市城建档案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2年
9 周杨辉;网络密度、企业社会资本与管理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10 刘正生;纳米流体管内层流传热特性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希红;;近五年我国竞争情报论文统计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2年09期
2 陈士俊;夏青;李凯;;学术交流中的知识转移——基于传播学视角[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姚伟;黄兰秋;;企业文化竞争力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9年03期
4 曹兴;徐焕均;刘芳;;企业内部知识流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4期
5 马顺道;李永建;;隐性知识转化研究综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4期
6 黄凯文,刘芳;网络科学信息资源“公开获取运动”的模式与方法[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年02期
7 范并思;胡小菁;;图书馆2.0:构建新的图书馆服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年01期
8 任树怀;盛兴军;;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年04期
9 李卓卓;;基于数字图书馆的e-Learning资源整合[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年02期
10 赵星;高小强;唐宇;;SJR与影响因子、h指数的比较及SJR的扩展设想[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方明;缄默知识面面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公海;企业研发团队非正式网络的结构特征对产品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3 翟运开;知识转移粘滞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李建明;我国中小高技术企业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张睿;技术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王东;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实现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佳;基于网络的学术信息交流方法与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47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447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