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重庆市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2-26 20:53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重庆大学》 2010年

重庆市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王艳侠  

【摘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作为技术进步的前提和物质基础,科技投入不容忽视,只有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才能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然而科技投入只有有效实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才会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进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增长。因此,研究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研究。 重庆是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主要的经济和金融中心,近十几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实践证明,重庆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与科技投入,尤其是研发投入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科技投入是引起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对此展开相关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十一五”初期,重庆市委、市政府发布施行《重庆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重庆科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担当了重要的历史任务: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从过度依赖资源向依靠科技创新过渡,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早日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做出了“314”总体部署,给重庆提出了三大定位:即建成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直辖市。重庆正着眼于实施“科教兴渝支撑战略”,加快“长江上游科技创新中心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的建设。未来一段时期内,加大科技投入不仅是重庆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也是贯彻“314”总体部署的关键领域。 基于此,本文在研究经济增长理论、技术进步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详实的数据,对重庆市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计算出重庆市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和关系系数,运用构造的扩展的C-D函数模型深入研究了重庆市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重庆市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24;F127;G322.7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绪论8-16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的目的9
  • 1.1.3 研究的理论及现实意义9
  •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之处9-11
  • 1.2.1 研究内容9-10
  • 1.2.2 研究方法10-11
  • 1.2.3 创新之处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11-12
  •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12-14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14-16
  • 2 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综述16-24
  • 2.1 科技投入的相关理论16-20
  • 2.1.1 科技活动与科技投入概念的界定16-17
  • 2.1.2 科技投入的构成17-18
  • 2.1.3 科技投入的运作机理18-20
  • 2.2 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20-22
  • 2.2.1 经济增长的基本知识20-21
  • 2.2.2 经济增长理论21-22
  • 2.3 关于技术进步、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22-24
  • 3 重庆市经济增长和科技投入现状分析24-35
  • 3.1 重庆市经济增长现状分析24-27
  • 3.1.1 经济总量及增长速度24-25
  • 3.1.2 产业结构25-26
  • 3.1.3 经济效益26-27
  • 3.2 重庆市科技投入现状分析27-35
  • 3.2.1 重庆市科技投入总量及增长情况27-31
  • 3.2.2 科技投入来源情况31-32
  • 3.2.3 重庆市科技投入存在的问题分析32-35
  • 4 重庆市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35-44
  • 4.1 重庆市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35-38
  • 4.1.1 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35
  • 4.1.2 数据选取35-36
  • 4.1.3 重庆市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36-38
  • 4.2 重庆市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研究38-43
  • 4.2.1 建立计量经济模型38-39
  • 4.2.2 实证检验39-41
  • 4.2.3 检验结果分析41-43
  • 4.3 小结43-44
  • 5 提高重庆市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对策44-49
  • 5.1 增加科技资金投入,,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44-45
  • 5.1.1 提高市财政科技拨款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44
  • 5.1.2 加大企业科技投入力度,使其成为科技经费投入的主体44-45
  • 5.1.3 增加科技创新贷款,建立投融资新机制45
  • 5.2 加强科技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45-46
  • 5.3 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发挥人才战略作用46
  • 5.4 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46-47
  • 5.5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47-48
  • 5.6 加强科技开放与合作48-49
  • 6 结论与展望49-51
  • 6.1 研究结论49
  • 6.2 展望49-51
  • 致谢51-52
  • 参考文献52-54
  • 附录54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54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5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尔聪;安徽省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新生,谢湘生;投入对广东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商业研究;2004年16期

    2 张顺;;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3期

    3 郭熙保,王翊;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历程[J];当代财经;2001年04期

    4 陈冬林;李燕凌;;科技投入对地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16期

    5 张军;道格拉斯·诺斯的经济增长理论述评[J];经济学动态;1994年05期

    6 潘士远;史晋川;;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学(季刊);2002年03期

    7 吴小玲,王锦功;科技进步作用的测算方法与实证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8 顾祎晛;朱金生;;武汉市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9期

    9 李元霞;王元彤;张顺和;;山东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年03期

    10 贾鹏,王晓明,贾燕子;我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联的实证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对电力多经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张本英;评英国“1830年代理论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廖楚晖;政府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法——兼论两种基本分析模型的局限性[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4 张本英;;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英国在印度的“文明使命”[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5 黄泽海;;解析“理性经济人”假设的五个维度[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张格杰;陈红;;西藏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1期

    7 郑晶;王姿燕;;闽台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1期

    8 杜毅翔;姚佐文;;江苏省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丁艳华;霍军亮;;如何应对中国农村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源的流失[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10 李武;胡振鹏;;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中间层组织与厂商理论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俊彬;;略论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方式[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吴秋兰;;论对自利本能的道德关注——兼评近年道德评价热点事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熙宝;张玲玲;;基于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廊坊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A];京津冀城市集群发展与廊坊市域经济定位的延伸研究——第五届环渤海·环首都·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尹德洪;;早期的法和经济学思想研究[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柯华庆;;法律效率论[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6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沈悦;张学峰;;欠发达地区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研究——以陕西利用股票市场为例[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8 王汉生;;效用度量的新方法及其度量结果[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宋婷婷;;抢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机遇加快沈阳大工业区产业集群建设步伐[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10 钟卫国;;促进陕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分析[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赵玉娟;服务业FDI对中国的经济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宋新华;宁夏矿产资源产业布局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蔡敏;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中国煤层气产业规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王贵荣;新疆奶业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刘阳;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朋良;基于渔民视角的相互制渔业保险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游振华;种子产业链企业合作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王晓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肖彦梅;煤炭企业跨区域扩张能力评价与决策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晋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资本运营模式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顺;;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3期

    2 祝云;毕正操;;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J];财经科学;2007年07期

    3 肖鹏,国建业;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现状分析与调整策略[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2期

    4 安体富;论我国公共财政的构建[J];财政研究;1999年06期

    5 孙泽生;曲昭仲;;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及其模式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地方财政研究;2006年01期

    6 高培勇;构建中的中国公共财政框架[J];国际经济评论;2001年Z1期

    7 李兴江;党婕;;财政科技拨款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甘肃省相关数据的模型检验[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8 刘战伟;;河南省财政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1年07期

    9 郭瑞东;;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以河北省为例[J];经济与管理;2009年02期

    10 潘士远;史晋川;;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学(季刊);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金胜;中国政府财政科技投入适度规模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夏喜全;公共财政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法与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宁芳;公共财政支持陕西科技产业发展的投入机制及政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2 杨磊;湖北省财政科技投入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刘磁君;广东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邦荣;杨玉生;;中国财政支出与GDP之间关系的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4期

    2 朱平芳,姜国麟;上海市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实时分析及其与经济增长关联研究[J];财经研究;1999年02期

    3 张清;财政支出和经济景气指标动态均衡关系研究[J];财政研究;2002年11期

    4 王文博,陈昌兵,徐海燕;包含制度因素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02期

    5 邱阳,杨俊,廖冰;全要素生产率测定方法综述[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1期

    6 陈耀;产业结构趋同的度量及合意与非合意性[J];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04期

    7 李相银;广东省国有工业企业战略性重组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04期

    8 谢友才;胡汉辉;;浙江省工业行业之结构效率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1期

    9 陈峥嵘;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述评[J];江海学刊;1996年06期

    10 庄子银;新增长理论简评[J];经济科学;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刘路沙;[N];光明日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赵槿;[N];经济日报;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武威;张志宏;;河南省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的关联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12期

    2 赵俊英;;河南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1期

    3 黄鲁成;李晓英;;北京市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联的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4期

    4 刘慧玲;严红;;西部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J];特区经济;2007年06期

    5 朱清香;谢姝琳;李春玲;王立岩;;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3期

    6 郑伟;;河南省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科技信息;2010年04期

    7 刘广东;董兴林;管培培;刘娜娜;;青岛市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08期

    8 李鹏燕;张淑英;;中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年06期

    9 孙峰;朱宏;;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无锡市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0年06期

    10 刘凤朝;纪晓丽;潘雄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对科技投入影响的计量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昊;;中国科技投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初探[A];转型期的中国未来——中国未来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韩永平;徐泉雯;;江苏省三大区域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联的实证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3 魏建;王安;彭涛;;政府权力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贾康;;科技投入及其管理模式研究[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邓伟;;加快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发展必须狠抓科技投入[A];第九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1年

    6 卓成霞;;金融危机下保就业与保经济增长的博弈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7 莫文;彭运石;;主观幸福感和经济增长[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李鸿飞;于进才;孟繁一;;试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9 姜焰生;;现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10 刘渝琳;白艳兰;;金融深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马杰;[N];中国纺织报;2006年

    2 刘铮 何广怀;[N];中国税务报;2006年

    3 李修乐 蔡书蓬 王焕;[N];平顶山日报;2006年

    4 肖苏萍;[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吴红月;[N];科技日报;2010年

    6 记者 谢安聪 张春鸽;[N];延安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葛洪才;[N];中国改革报;2008年

    8 张丽辉;[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9 通讯员 齐智杰 记者 李丽云;[N];科技日报;2008年

    10 闵丽男;[N];中国税务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卫;城市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曹泽;区域创新资源投入结构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孙晓明;县市科技发展模式及其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4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6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陈萍;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王然;市场化进程、企业家职能配置与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英;陕西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杨帆;吉林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赵东喜;广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暴迪;黑龙江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和谐度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5 吴妍;投企业还是投公共研发机构?[D];浙江大学;2010年

    6 柯忠义;科技投入对广东省经济影响的测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7 田林丰;新疆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8 夏苹;基于科技投入视角的我国上市公司危机预警模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9 刘胥;我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协整关系实证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10 任栋;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政府对企业R&D支出激励模型与实证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59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459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9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