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301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苗蛮子;“肢解”经典是文化虚弱表现[N];中国改革报;2011年
2 朱华贤;解读经典必须“三尊重”[N];中国教师报;2007年
3 李上岳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实验小学教师;语文教学与红色精神如何和谐共生[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天津市复兴中学 吴奇;揭开经典作品的潜在之美[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张学昕;准备经典[N];人民日报;2000年
6 余治平;从被动守护到创造性诠释[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7 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中文系主任 教授 詹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经典新解”[N];文汇报;2010年
8 姜广辉;中国为什么没有解释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9 旅美学者 吴澧;学术与灌输[N];南方周末;2008年
10 张巍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古典学的基本研究范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晓晶;中学语文经典文本个性化解读探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朱成林;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数字化导读系统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张芳;马克思早期幸福思想研究[D];宁夏大学;2016年
4 张美玲;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7年
5 费斐;经典文本教育资源的发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井源;论语文教学中的儒家经典文本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曹洪洋;“《诗》无达诂”与“《诗》言志”[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范振鹏;大众文化背景下的经典文本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静;跨文化领域下文学经典文本的颠覆与重构[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徐春兰;经典文本语言与传统诠释[D];海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03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603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