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技术转移合作网络治理研究
【图文】:
第4章我国技术转移合作网络发展评价研究长三角图4.2我国38个城市间合作网络图4.2.3.3我国跨区域技术转移联盟的合作网络特征分析1不同区域的城市合作网络比较首先,依据38个城市间的合作关系和合作结构,我们利用Concor法将合作网络节点进行相似性分析,计算38个城市间的合作关系以确定城市网络的亲疏关系。ConCor法是以相关为基础发展出来的方法,,城市合作网络中两个节点间的关系,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艺(x。一万,)(x。一万,)+艺(x,*一元.)(毛*一瓦.))艺(xk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73.1;G3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荣平;;技术的要素与技术转移的模式[J];科技进步与对策;1986年05期
2 张明国;国际技术转移与文化摩擦——关于技术转移深层问题的分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年02期
3 唐宏力,黄鹂,刘福华,查之玲;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技术转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06期
4 黄唯德;;技术转移的理论、实践和经济效益[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5 黄擎明,汪翔;技术转移中的技术选择与评价[J];科研管理;1987年01期
6 华宏勋;美国的航天科研成果商品化[J];航天工业管理;1995年07期
7 赵树宽,冯若华,胡晓敏;略论我国技术转移的有效途径[J];技术经济;1996年10期
8 范小虎,陈很荣,仰书纲;技术转移及其相关概念的涵义辨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0年06期
9 彭纪生,刘春林;跨国公司对我国技术转移的冷思考[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年06期
10 ;加快技术转移 推动创新发展——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联合召开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启动会[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泽政;;技术转移中政府职能分析[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波;;基于机制推断方法的科研合作网络模型评估[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曹艳青;蔡勖;;科学家合作网络实证研究及科学家创新能力的模型探究[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4 曹艳青;蔡勖;;科学家合作网络实证及其创造力模型研究[A];第六届全国网络科学论坛暨第二届全国混沌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黄维;陈勇;;中国教育经济学合作网络的社会网络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钒;;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转移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龚玉环;;大学技术转移:对有关认识误区的一个解读[A];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8 周宏;;搞好军用个体防护装备技术转移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A];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安全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交流会、全国第三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3年
9 王琳;;浦东新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合作网络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张希良;王若水;;WTO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环境友好技术转移[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叶桂华 通讯员 刘月青 王晓芹;我市签下3个跨国技术转移项目[N];泰州日报;2008年
2 记者 刘远;《南京市促进技术转移条例》4月1日起施行[N];南京日报;2011年
3 金洪征;浅谈技术转移的过程[N];科技日报;2004年
4 北京中农博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罗发洪;政策扶持打破技术转移“小循环”[N];北京商报;2009年
5 咨询中心;省科技咨询服务中心构建公益性技术转移服务平台[N];福建科技报;2009年
6 记者 武建玲;郑州企业入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N];郑州日报;2009年
7 娄山 轩家红 孙明恒;合工大在蚌设技术转移分中心[N];蚌埠日报;2010年
8 记者刘纪生 通讯员屈薛勇;西北技术转移联盟创立[N];中国冶金报;2010年
9 记者 张晔;国际产学研论坛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召开[N];科技日报;2010年
10 刘春燕 彭溢;黑龙江确定首批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司尚奇;我国技术转移合作网络治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张莉;知识粘性与技术转移绩效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赵清贵;马氏链在若干合作网络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0年
4 刘耘;基于合作网络的虚拟企业构建关键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吴玉霞;公共服务分工与合作网络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叶宝忠;基于技术转移集合体模式的工业技术研究院创新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朴商天;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转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范黎波;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中国企业学习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9 杜元伟;重大科技项目合作网络结构理论与评价决策模型[D];吉林大学;2010年
10 陈永奇;欠发达地区技术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利斌;入世后长城信息公司的技术创新战略分析[D];郑州大学;2005年
2 葛勇;我国科研机构技术转移中知识产权保护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何晓然;我国技术中介机构的运行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林林;我国技术传播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黄健;半导体企业PD的技术转移[D];复旦大学;2009年
6 卞爱钧;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博弈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牛芳;新时期加速我国技术转移的战略研究[D];北京机械工业学院;2005年
8 许久海;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之间技术转移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9 庞莹;高技术多层次渗透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10 肖桂华;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江苏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构建[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189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618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