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学术威望测度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4 15:22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人才尤其是拔尖人才是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根本源泉和不竭动力。在这种背景下,如何科学进行人才评价更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尽管国家也已经出台了关于职称改革、分类评价等的指导性政策文件,但是当前看来还处于试水阶段,具体如何操作还有待进一步细化。拔尖人才一般来讲都是在学科领域做出一定贡献,已经有一定学术威望的学者,他们在科学交流体系中充当着领头羊的角色,引领领域研究前沿,有较大学术话语权。因此,如何有效评价一个学者的学术威望,实现拔尖人才的科学遴选对于当前我们创新性国家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论文首先阐释了学者学术威望测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借鉴信息计量学和科学社会学领域学者的相关研究,对学者学术威望进行了再定义;从领域差异影响、领域权威的认可度、马太效应三个方面对学者学术威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阐释;介绍了被引次数、h型指数、PageRank等几种常用的评价学者学术威望的相关方法。接着,构建了学者学术威望测度模型,并给出了实现流程和方法:首先阐释了模型构建的三个思想来源:施引者加权、学术承认、引用认同。在这三种思想的指引下,从“被重要学者加权引用次数”和“影响重要学者数量”两个方面来综合构建学者学术威望测度模型,并提出可以从“高被引学者视角、高PageRank学者视角、学术荣誉获得者视角”三个视角来具体构建模型。同时,论文对如何实现模型进行了详细说明,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流程和方法步骤。最后是开展实证研究:选择信息计量学领域学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内部比较三种视角模型的优越性,证明了一是合成模型比单指标模型更优,二是学术荣誉获得者视角要优于其他两个视角,但高PageRank学者视角更具普遍性。接着对本文提出模型与其他主流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模型在评价学者学术威望方面效果最优。论文还着重探讨了“算法自身原理是否对结果有影响?”、“从事科研时间是否对结果有影响?”、“威望测度与影响力测度是否有区别?”、“本文提出模型能否对学者未来获得领域学术荣誉的可能性进行预测?”这些重要问题,这有助于更加深入系统地了解本文提出的测度模型。
【图文】:
论文的组织结构图
图 3.1 引用认同案例(引自:White H D. Authors as Citers over Time [J]. Journal of the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1, 52(2): 92)综合以上的分析,学者学术威望的测度可以从两个方面着重加以考虑:一是重要施引者的引用频次,二是自身的扩散度,,这样综合考察了被评价对象影响了多少重要学者以及影响的程度。其中,施引者应着重从“人”来考虑,这比从“论文”更具理论基础;扩散度的计量应要重视“反复引用”的内涵:"g2 次的引用才能称为反复引用,只有反复引用才可真正反映重要学者的认可。3.2 学者学术威望测度模型的具体构建根据 3 1 节的分析,这里从“被重要学者引用次数”和“影响重要学者数量(即扩散度)”这两个方面来构建具体的学者学术威望测度模型。具体公式如下。 =∑ ∑ j, × α + ∑ × β ——公式 3 1其中, 为一个学者的学术威望值;∑ 为一个学者被重要学者引用次数之和,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301
本文编号:2627436
【图文】:
论文的组织结构图
图 3.1 引用认同案例(引自:White H D. Authors as Citers over Time [J]. Journal of the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1, 52(2): 92)综合以上的分析,学者学术威望的测度可以从两个方面着重加以考虑:一是重要施引者的引用频次,二是自身的扩散度,,这样综合考察了被评价对象影响了多少重要学者以及影响的程度。其中,施引者应着重从“人”来考虑,这比从“论文”更具理论基础;扩散度的计量应要重视“反复引用”的内涵:"g2 次的引用才能称为反复引用,只有反复引用才可真正反映重要学者的认可。3.2 学者学术威望测度模型的具体构建根据 3 1 节的分析,这里从“被重要学者引用次数”和“影响重要学者数量(即扩散度)”这两个方面来构建具体的学者学术威望测度模型。具体公式如下。 =∑ ∑ j, × α + ∑ × β ——公式 3 1其中, 为一个学者的学术威望值;∑ 为一个学者被重要学者引用次数之和,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3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苗淼;蔡凯;;作者作者h指数与作者被引次数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创新科技;2015年04期
2 王妍;郭舒;张建勇;;学者影响力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年05期
3 邱均平;余厚强;;论推动替代计量学发展的若干基本问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年01期
4 陆伟;孟睿;刘兴帮;;面向引用关系的引文内容标注框架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年06期
5 杜建;张玢;唐小利;;作者学术影响力双重测度探讨:引用影响力和合作影响力之整合[J];情报学报;2014年04期
6 张琨;李配配;朱保平;胡满玉;;基于PageRank的有向加权复杂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估方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7 邱均平;瞿辉;罗力;;基于期刊引证关系的学科知识扩散计量研究——以我国"图书馆、情报、档案学"为例[J];情报科学;2012年04期
8 苏芳荔;孙建军;;期刊引用认同指标在期刊评价中的适用性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年01期
9 徐立;;王选与科技体制中的马太效应[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08期
10 杨思洛;;引文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年03期
本文编号:26274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627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