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供应链互动模式与对策研究
【图文】:
识源进行求教或确认以保证知识转移的效果。识需求者找到了自身所需的知识,他所面临的问题就是知识源()的知识共享意愿。如果知识源不愿共享,则知识共享活动停止终;如果知识源乐于提供知识,则知识共享活动得以继续。来说,由于核心企业在整个知识供应链中的特殊地位,他通常是动的参加者和组织者。图 3-1 只是对整个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互动最基本的描述。完整的知识供应链组织间的知识共享模型呈网状,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都可能发生知识共享活动。
是因为知识,尤其是复杂知识不可能一次性转移完全,并且多次的转移过程中知识还会发生变形(在知识传递、吸收、反馈过程中均有变形现象发生)。也就是说,知识源可能需要多次为知识需求方进行被转移知识的讲解和示范。即便如此,知识源的知识,尤其是复杂知识,,也不可能在单纯的讲解和示范过程中百分之百地为需求方所吸收掌握,需求方还需要自身的反复实践和揣摩;与之相对,需求方在接受了知识源所提供的相关示范和讲解之后,通过在自身领域的应用实践所得到的知识,即知识吸收过程,与知识源知识有所不同,但值得注意的是需求方会在此基础上逐渐得出附加知识,这部分附加知识就是知识共享所带来的知识增量,而这部分附加知识也会在一次次的知识转移过程中传递到知识源处,这就是知识反馈。最后的结果就是双方的知识量都较初始状态有所增加。3.1.2 知识螺旋原理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3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玉琴;;浅谈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思[J];知识经济;2009年15期
2 孙丽坤;魏丹;;旅游企业网络营销互动模式探讨[J];江苏商论;2010年06期
3 王峰;;《国际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互动模式探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4 沈建华;彭正龙;李本乾;;学习型组织的L—OIC系统耦舍及互动[J];经济管理;2004年01期
5 周红波;薛红文;;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外部经济关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08年11期
6 高丽华;郭翠翠;;品牌忠诚的社会学解读[J];商业时代;2009年11期
7 张佳俊;;以色列政府与社会互动模式的架构与特征[J];经济师;2009年09期
8 李珊珊;李葆华;范素芳;;高校多媒体教学互动模式研究[J];市场论坛;2010年09期
9 戎素云;;产业经济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互动模式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04期
10 苏喜军;;河南省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模式选择[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爱平;张曙;;技术创新和知识供应链[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沈小平;叶飞;徐咏梅;朱怀意;;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互动模式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陈安玲;;语篇构建的三元互动模式[A];2003年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3年
4 张建伟;曹万林;李力;张从国;;结构实验教学与科研互动模式探索与实践[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5 辽宁省昌图第三高中课题组;;构建“三格”与“三结合”互动模式[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6 汤啸天;;必须高度重视艾滋病感染者对社会的报复[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穆继亮;张文栋;熊继军;闫晓燕;;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论文集2)[C];2010年
8 徐晓林;刘勇;;数字治理对城市政府善治的影响研究[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施宏伟;王发年;;内生增长过程的知识共生模型与科技信息效用优化目标[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映海;;需求视角下武术与社会价值立锥两维互动模式的构建[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黑龙江记者 张建友;“互动模式”的启动[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2 樟树市洲上初中 周国荪;在“互动模式”中批改作文[N];宜春日报;2008年
3 丁晓美;构建学校艺术教育与社区互动模式[N];中国文化报;2001年
4 李怀亮;国家文化安全的互动模式[N];文艺报;2004年
5 李霞;孟州市政企良性互动模式推经济发展[N];焦作日报;2006年
6 郭清君 周泽春 彭焚 高向东;探索全新的检企互动模式[N];检察日报;2004年
7 王尚春 赵文华;过关升级 退步降级[N];战士报;2005年
8 王艳艳邋闫晓杰;大庙镇互动模式打造和谐机关[N];承德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时磊;期待全新的中俄经贸互动模式出现[N];国际商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高骥远;短信互动应注重用户权益[N];通信信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新;视觉、言语幽默的情感认知互动模式—幽默的功能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杨剑;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益互动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晰巍;知识供应链构建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张铭钟;我国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模式构建[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5 黄凯南;企业和产业共同演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高元衡;沿海旅游目的地成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天助;《蚀》的文学语言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王振华;介入:言语互动中的一种评价视角[D];河南大学;2003年
9 赵芳;结构式家庭治疗的理论技术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契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徐长义;水电项目协调开发模式与综合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霍明奎;知识供应链互动模式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胥伟岚;基于知识供应链的图书情报机构知识服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谢进栋;基于知识供应链的高校知识转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4 张新宇;制造企业知识供应链的构建和运行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李雪;手机对人际关系互动模式的重构[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6 周波;企业知识供应链评估体系设计及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朱逸麟;互动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淑琴;基于企业动态竞争战略的会计互动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9 佟荣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家庭”互动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碧峰;知识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794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679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