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改革与公共服务体系重构
本文关键词:我国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改革与公共服务体系重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公共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也牵动着与公共服务领域密切联系的事业单位改革。而随着科技领域应用与开发研究市场化的逐步完成,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改革也开始起步。在部属公益科研单位改革基本完成而地方公益科研单位改革还没有全面系统展开的阶段,探究并梳理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实际与可行的改革途径,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治理与新公共管理理论为视角,从公共物品和民营化理论的角度出发,将我国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具体划分为纯公益、准公益和半公益科研,梳理了公益程度不同的科研单位的改革路径。从而以此为基础和切入点,提出了我国科研体系重构的基本框架——多元竞争合作的科研服务体系。并试图通过科研服务体系作为整个公共服务体系一部分和子系统的缩影,来反映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和公共服务体系重构的概况。
【关键词】:公益类科研 民营化 科研服务体系 公共服务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322.0
【目录】:
- 引言6-13
- 一、研究背景6-7
- 二、研究意义7-8
- 三、研究综述8-13
- 第一章 研究框架13-20
- 一、主要理论13-15
- 二、相关概念15-19
- 三、分析路径19-20
- 第二章 我国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概况20-24
- 一、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产物的事业单位20
- 二、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20-21
- 三、体制转变对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21-22
- 四、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的转型问题22-24
- 第三章 我国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的民营化改革24-36
- 一、我国公益类科研事业的现状分析24
- 二、我国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改革的理论分析24-26
- 三、我国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改革的实践分析26-36
- 第四章 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改革与科研服务体系重构的关系36-41
- 一、科研服务体系与公共服务体系的关系36
- 二、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改革对我国科研服务体系重构的意义36-37
- 三、国外科研服务体系的模式借鉴37-41
- 第五章 我国多元竞争合作科研服务体系的重构41-48
- 一、在环节上实现由线性模式向网状模式的转变41-42
- 二、在主体上实现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的转变42-44
- 三、核心是实现政府的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的转变44-48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48-51
- 参考文献51-56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56-57
- 后记57-58
- 详细摘要58-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翠竹;;公交企业服务民营化制度之重构[J];江南论坛;2011年08期
2 崔长勇;;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中强化政府责任的路径选择[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3期
3 鱼曼曼;;公用事业民营化中的政府规制失灵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1期
4 张文魁;;重启有时间表的国企民营化改革[J];中国改革;2010年10期
5 李永蕊;林华;;景山公园民营化模式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7期
6 周琳静;;我国金融民营化路径探索及其法制建设浅探——以“新36条”的出台为背景[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7 胡媛;;政府职责与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1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元鑫;;后民营化阶段的政府规制问题探析[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2 叶林祥;;非国有经济的成长与国有企业的民营化——以中国经济转型为背景的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冯欣欣;荆俊昌;;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4 杨风华;;公共体育场馆有效供给——基于民营化及政府职能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章志远;;消防服务民营化之初步研究——由民营消防队“见火不救”引发的思考[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谢萍萍;陆亨伯;;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的模拟实证研究[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7 吴文洁;;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与政府规制改革[A];2005年经济体制课题研究和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周竞赛;闫洪芹;;环保产业效应及其民营化分析[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维达;刘杰;芦鸱;刘颖;杨卓敏;唐丽秋;贺晓博;王智斌;赵琦;童林;;公共资源民营化相关法律问题研究总报告[A];2006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6年
10 梅继霞;;公共服务民营化:公共服务职能提供方式的变革[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建新;咸安审计积极参与企业民营化改革[N];中国审计报;2005年
2 ;锁定民营化改革方向[N];粮油市场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刘武 特约记者 吴木銮;福州水务民营化成效初显[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4 本报特约撰稿人 钟乃仪;隔岸观望日本邮储民营化改革[N];上海金融报;2001年
5 乐绍延;日本 力推邮政民营化改革[N];市场报;2004年
6 张吉光 郭凌凌;银行业民营化改革势在必行[N];上海金融报;2003年
7 田建军;5年4次停运,,公交民营化改革搁浅[N];湘声报;2008年
8 王俊豪;英国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评析[N];中国建设报;2004年
9 州畜牧兽医局 陈文芳;我州畜种改良民营化改革的几点启示[N];楚雄日报(汉);2008年
10 陆高峰;学前教育民营化改革当慎行[N];工人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芳萍;民营化改革对中国林业产业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杨风华;公共体育场馆服务的有效供给[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3 孙延华;国有林区城镇公用事业民营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4 李南;港口民营化改革的理论与政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5 刘润;日本财政重建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6 许峰;中国公用事业:民营企业进入中的亲贫规制[D];复旦大学;2006年
7 张蓉;全球视角下银行私有化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8 陈君文;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模式与绩效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赵颖;我国城市公交服务公私合作机制的构建[D];厦门大学;2009年
10 郭朋;民营化背景下公用事业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我国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改革与公共服务体系重构[D];苏州大学;2006年
2 林木;公共事业民营化的行政法规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阳;行政法学视野中的福利民营化问题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
4 王庆艳;公共行政民营化的法律规制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0年
5 汪丽玲;论我国公共物品民营化的法律规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陈玉涛;我国公交改革的问题、成因与方向[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黎海峰;我国城市公交民营化改革的反思[D];中南大学;2010年
8 刘直;公用事业民营化进程中的政府规制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波;激励与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邬化雨;国企民营化过程中金股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改革与公共服务体系重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9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69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