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伯的科学社会学思想与其后科学社会学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0-07-04 23:35
【摘要】: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使得人们无法忽视它们的存在,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全面渗入社会生活的今天,其巨大的影响深深地吸引了广大专家学者们的眼球。当今世界的一个趋势便是:科学、技术的社会化,以及社会生活的科学技术化。在对科学、技术日益深入的研究与激烈争论过程中,形形色色的学术观点纷纷出笼,各家各派争奇斗艳。 科学、技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因而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看法也就因时而异,同时也因人而异。在众多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当中,曾产生了几个影响深远的流派,有的流派渊远流长,有的正时下兴起。但出于研究领域及能力的限制,本文只是着重探讨了其中的几个相对成熟的流派,即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以及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等。这几个流派都曾出现过相当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及著作。其中,作为科学社会学代表人物之一,伯纳德·巴伯(Bernard Barber)对各个流派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一点可以从他的著作或论文被引证的领域以及次数看出来。然而,在国内,相当数量的专家学者们在进行科学的社会研究时很少提及巴伯或是很少系统的研究他的科学社会学理论。这也就是笔者着笔于此的原因之一。 文章分三个部分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和论证:首先从传统知识社会学的产生及其理论内容开始,以揭示出这一流派的优缺点是如何地成为了巴伯的科学社会学理论源头之一的,以及巴伯的科学社会学思想又是如何地使知识社会学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即在对知识进行社会学分析时把科学知识排斥在外是其明显的理论缺陷,从而对知识社会学后来的进化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其次,文章对科学社会学理论的历史发展作了简要的分析。在这一部分中,默顿的科学社会学理论被多次地与巴伯的科学社会学理论作比较,以期阐明后者的科学社会学理论是对前者的重大突破,也试图说明巴伯的科学社会学思想在相当多的层面上不同与默顿的科学社会学思想。这部分的分析显示了巴伯在科学的社会学重要地位,同时也暴露出其科学社会学理论的不足之处,即巴伯将科学视为一种社会制度,着重与科学的功能结构分析,但是他也忽略了对科学知识本身的分析。既然以默顿和巴伯等为首的传统科学社会学不能对科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分析研究,这也就意味着要产生新的学说流派来完成这一使命,这就是巴伯之后科学社会学的各种转向。在文章的第三部分中,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特征连同它的发展变化都得以体现,文章也分析了科学实践哲学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等新兴的科学之社会研究领域。 对包括以默顿和巴伯为代表的传统科学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实践哲学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在内的各个流派的理论分析构成了展现巴伯的科学社会学思想影响的主要线索。文章主要是以引证分析的方法,系统地论证了巴伯的科学社会学思想对其后的各种流派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在分析巴伯的科学社会学理论的过程中,文章梳理了各种流派的科学之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演化。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301
本文编号:2741739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3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绪治,浦根祥;从知识社会学到科学知识社会学[J];教学与研究;1997年10期
2 洪进;论西方科学社会学的基本轨迹和新趋势[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年09期
3 蔡仲,邢冬梅;后现代思想家与科学卫士之间的“科学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02期
4 孟建伟;从科学哲学到科学社会学[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年03期
5 金俊岐,董国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解释学批判——追问SSK理解科学的先见[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07期
6 张伟琛;劳丹的“不合理性假定”与科学知识社会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04期
7 郭强;劳丹与知识社会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07期
8 马来平;另眼看默顿科学社会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10期
9 李醒民,胡新和,刘大椿,殷登祥;“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笔谈[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10 李伦;;自由软件运动与科学伦理精神[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本文编号:27417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741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