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一共管”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0 08:04
本文关键词: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一共管”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是我国20 世纪80 年代初在基础性研究领域所做出的一项具有前瞻性的重要战略决策,探索适合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的新体制和新机制是实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胆创新和实施的“共建-共管“模式为克服我国科研体制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和低水平重复的弊端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20 年成绩斐然。 然而,这种模式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符合科技发展规律、与国际通行模式接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体系,必须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共建-共管”模式。本文突破传统上单纯从某一角度或从实验室本身出发展开研究、构建理论框架的局限,在充分了解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背景、目的、功能作用的基础上,力图站在时代、国家战略的高度,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运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管理学、科技管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按照理论到实践、抽象到具体、宏观到微观的逻辑框架,多角度、全方位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共建-共管”模式的内涵、利弊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针对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实验室改革的成功经验,探讨了改革和完善这种模式的对策建议:合理定位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功能; 健全政府主导的多渠道经费筹集机制; 建立结构合理、关系理顺的管理组织队伍; 完善国家重点实验评估工作; 实现“依托”和“相对独立”的良性互动; 强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等。
【关键词】: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共管”模式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31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绪论7-14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7-10
- 1.1.1 目的7-8
- 1.1.2 意义8-10
- 1.2 国内外研究概括10-12
- 1.2.1 基础研究方面的研究10
- 1.2.2 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方面的研究10-11
- 1.2.3 政府科技管理职能方面的研究11-12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2-14
- 2 国家重点实验室概述14-21
- 2.1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背景14-16
- 2.1.1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提出的必要性14-15
- 2.1.2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提出的可能性15
- 2.1.3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目的15-16
- 2.2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状况16-19
- 2.2.1 学科布局16-17
- 2.2.2 部门布局17-19
- 2.2.3 地域布局19
- 2.3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地位和作用19-21
- 3 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共管”模式的内涵21-30
- 3.1 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共管”模式沿革21-22
- 3.2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共建”机制22-23
- 3.3 国家重点实验室“共管”机制23-27
- 3.4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开放、流动、联合、竞争”27-30
- 4 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共管”模式分析30-41
- 4.1 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共管”模式的合理性30-33
- 4.1.1 “共建”的合理性30-31
- 4.1.2 “共管”的合理性31-32
- 4.1.3 “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合理性32-33
- 4.2 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共管”模式的缺陷33-41
- 4.2.1 政府主导的经费筹集机制作用发挥不够34-35
- 4.2.2 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管理部门、依托单位关系不顺,“相对独立”未真正落实35-36
- 4.2.3 评估工作欠完善,评估的导向作用发挥不够36-39
- 4.2.4 管理缺乏科学化,“开放、流动、联合、竞争”机制作用没有充分发挥39-41
- 5 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共管”模式对策41-57
- 5.1 合理定位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功能41-43
- 5.1.1 功能定位问题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根本问题41
- 5.1.2 功能定位必须坚持眼前与长远相结合的原则41-42
- 5.1.3 功能定位必须遵循基础研究本身的规律42-43
- 5.2 健全政府主导的多渠道经费筹集机制43-47
- 5.2.1 完善法规,明确政府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投资职责45
- 5.2.2 拓宽投资渠道,建立多渠道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投资体系45-46
- 5.2.3 建立严格规范的预算、核算和监督制度,提高投资效益46-47
- 5.3 建立结构合理、关系理顺的管理队伍47-49
- 5.3.1 理顺各方关系简化管理程序优化组织结构47-48
- 5.3.2 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稳定的管理人员队伍48-49
- 5.4 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工作49-52
- 5.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化、法制化建设,为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提供制度保障50-51
- 5.4.2 加强评估体系的建设,改进评估的内部机制51-52
- 5.5 实现“依托”与“相对独立”的良性互动52-54
- 5.5.1 充分依托单位,搞好后勤保障52-53
- 5.5.2 落实“相对独立”,发挥实验室自主权53-54
- 5.6 强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化、网络化建设54-57
- 5.6.1 信息化促进实验室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54-55
- 5.6.2 加强相关实验室的网络联合,发挥群体优势55-57
- 结束语57-59
- 致谢59-60
- 注释60-62
- 参考文献62-66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6-67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研究的主要科研课题67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单春艳;;高校重大科技平台建设模式及运行机制综述[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姚咏花;国家实验室管理体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李云;国家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龚玉;基于学科交叉的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莉;大学理工科实验室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一共管”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62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96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