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山西省科技进步贡献率测量适用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8 09:58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进步已成为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的焦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9.8%,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科技进步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山西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大省,随着资源逐步衰竭,迫切需要以技术创新为依托实现经济转型,山西省在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科技综合实力达到中西部上游水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的战略目标,因此有必要对山西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监测,以便于各级管理部门分析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规划目标、制定相关技术经济政策提供决策支持。山西省正处于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型的关键时期,准确地监测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变化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山西省长期科技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管理政策,判断经济增长的趋势,指导区域经济决策,为政府的相关经济转型政策能否科学化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开展科技进步贡献率测量研究更具有重要实际意义。采用何种模型能够准确地测量科技进步贡献率,理论上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至今也未形成共识。山西省相关部门目前并没有正式对外发布科技进步贡献率统... 

【文章来源】: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动态综述
        1.3.1 国外科技进步测量的研究
        1.3.2 国内科技进步测量的研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5 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科技进步的相关理论与测量模型
    2.1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理论
        2.1.1 科技进步的定义
        2.1.2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相关理论
        2.1.3 科技进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2.1.4 准确测量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意义
    2.2 科技进步贡献率测量模型介绍
3 山西省科技进步测量及相关信息公开披露现状分析
    3.1 山西省科技进步状况在全国的位置
        3.1.1 科技进步环境
        3.1.2 科技活动投入
        3.1.3 科技活动产出
        3.1.4 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
        3.1.5 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2 山西省科技进步测量现状
    3.3 政府部门未对科技进步贡献率披露的原因分析
        3.3.1 测量模型不统一
        3.3.2 数据不易选取
        3.3.3 公开披露过于敏感
4 山西省科技进步贡献率测量适用模型选择
    4.1 山西省科技进步贡献率索洛增长速度方程模型估计
        4.1.1 数据来源
        4.1.2 参数估计
        4.1.3 测量结果
        4.1.4 索洛增长速度方程的优缺点
    4.2 索洛增长速度方程与其他测量方法的比较
    4.3 适合山西省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测量模型
        4.3.1 数据来源
        4.3.2 参数估计
        4.3.3 测量结果
        4.3.4 测量结果分析
5 完善山西省科技进步测量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5.1 高度重视测量工作
    5.2 开展专项测量研究
    5.3 定期披露测量信息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资源型经济地区科技进步贡献率测量适用模型研究[J]. 李刚,李红,王汉斌.  工业技术经济. 2010(01)
[2]中日技术转移与合作研究[J]. 范拓源.  科学学研究. 2008(03)
[3]重庆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分析与对策研究[J]. 赵修渝,皮俊锋,黄河.  科技管理研究. 2008(02)
[4]R&D和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高技术产业的实证分析[J]. 刘建翠.  华东经济管理. 2007(09)
[5]技术进步对黑龙江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 刘希宋,李玥.  科技管理研究. 2007(04)
[6]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 何锦义.  学术问题研究. 2006(02)
[7]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与分解[J]. 徐瑛,陈秀山,刘凤良.  经济研究. 2006(08)
[8]资源富集地区经济贫困的成因与对策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 王闰平,陈凯.  资源科学. 2006(04)
[9]当前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中的几个问题[J]. 何锦义,刘树梅,刘晓静.  统计研究. 2006(05)
[10]江苏省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J]. 张道海,何有世.  统计与决策. 2006(04)

博士论文
[1]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互动影响研究[D]. 孟祥云.天津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中国技术进步与经济可持续增长之研究[D]. 张毅.武汉大学 2005
[2]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D]. 苏志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5
[3]科技进步对山东省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研究[D]. 吕婷婷.山东师范大学 2004
[4]技术进步与南京工业经济增长——基于统计分析的实证研究[D]. 王锐.东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713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2713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d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