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国外学术不端行为治理机制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17-04-27 06:10

  本文关键词:国外学术不端行为治理机制及其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国外代表性国家学术不端行为研究为背景,以科学技术哲学理论为依托,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等一系列研究方法。本文一改以往小区域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试图对欧洲、亚洲、美洲大区域学术不端行为治理机制进行比较研究,继而探索出适合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机制。新的研究视角有利于加深学术不端行为治理机制广度和深度的研究,同时,为我国学术不端行为治理机制的完善奠定了研究基础,为科学工作者提供了规范化条例,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本文首先对学术不端行为治理机制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本文的主要内容、整体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做出了概述。学术不端行为概念是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研究的必经阶段,因此,本文以学术不端行为的概念为出发点展开研究,继而阐述了学术不端行为在不同研究阶段和不同研究主体之间的表现。其次,本文从文化、伦理、制度和法律方面对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展开论述。再次,本文选取了国外代表性国家的治理机制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研究总结出他们之间存在的相同点、差异性及互补性。本文最后论述了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特点,继而讨论国外代表性国家治理机制对我国治理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启示,为我国学术不端行为治理机制提出四点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学术不端 治理机制 启示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32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第一章 绪论8-18
  • 一、问题的提出8-9
  • 二、文献综述与评论9-15
  • (一)学术不端行为综述研究的文献9-12
  • (二)国外相关国家治理机制的文献12-14
  • (三)我国治理机制研究的文献14-15
  •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15-16
  • (一)研究视角15
  • (二)研究方法15-16
  •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16
  • (一)研究目的16
  • (二)研究意义16
  • 五、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16
  • (一)研究特色16
  • (二)创新之处16
  • 本章小结16-17
  • 注释17-18
  • 第二章 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及原因18-27
  • 一、学术不端行为及其相关概念18-20
  • (一)国内研究18
  • (二)国外研究18-20
  • 二、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20-23
  • (一)不同研究阶段不端行为的表现20-21
  • (二)不同研究主体不端行为的表现21-23
  • 三、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23-25
  • (一)文化层面23
  • (二)伦理层面23-24
  • (三)制度层面24-25
  • (四)法律层面25
  • 本章小结25-26
  • 注释26-27
  • 第三章 国外代表性国家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机制27-38
  • 一、国外代表性国家的治理理念27-29
  • (一)伦理:重在预防27-28
  • (二)制度:加强管理28
  • (三)法律:形成约束28-29
  • 二、国外代表性国家的治理机制29-33
  • (一)美洲代表性国家29-31
  • (二)欧洲代表性国家31-32
  • (三)亚洲代表性国家32-33
  • 三、国外代表性国家治理机制的比较研究33-36
  • (一)相同点33-34
  • (二)差异性34-35
  • (三)互补性35-36
  • 本章小结36-37
  • 注释37-38
  • 第四章 国外治理机制对我国的启示38-45
  • 一、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特点38-39
  • (一)学术不端行为的隐蔽性38
  • (二)学术不端类型的多样化38-39
  • (三)管理形式化39
  • (四)受利益驱动39
  • 二、合理的借鉴39-44
  • (一)加强学术诚信教育40
  • (二)健全相关规章制度40-42
  • (三)加大监督处罚力度42-43
  • (四)建立伦理和法律对接机制43-44
  • 本章小结44
  • 注释44-45
  • 结论45-47
  • 参考文献47-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52-54
  • 致谢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祖甲;;对学术不端行为岂能宽容[J];民主与科学;2008年06期

2 ;关于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联合声明[J];中州学刊;2009年03期

3 ;关于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声明[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哪些行为属于学术不端行为[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关于向学术不端行为发出警示的声明[J];暖通空调;2009年07期

6 ;关于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联合声明[J];大豆科学;2009年06期

7 ;关于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声明[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关于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声明[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关于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声明[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学术不端行为之一:篡改[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美娟;;科技期刊编辑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和防范[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梁凤英;;试论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及其防范措施[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瑞芹;;倡导科研诚信,整治学术不端行为若干举措[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邓雯;;编辑在防范学术不端行为中的能动作用[A];科学评价促发展 品质服务谋共赢——第九届(2011)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杨秋霞;林海文;;学术不端行为分析及编辑部应对策略[A];学术期刊编辑学理论与实践[C];2010年

6 吕文红;;从根源上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兼论大学学报的教育功能[A];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4次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红军;;浅谈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措施[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8 秦江敏;王荣;林平;姚磊;;学术不端行为与军校学报的能动把关作用[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Ⅳ)——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5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本刊编辑部;;重要启事[A];全国大型煤炭企业综采技术发展成果集[C];2010年

10 林美;;端正学风 净化象牙塔——透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主笔 张思宁;商业社会的科学操守[N];辽宁日报;2007年

2 记者 陈春保;反对和抵制学术不端行为[N];湖北日报;2008年

3 记者 李玉兰;教育部要求严惩学术不端行为[N];光明日报;2009年

4 记者 赵凤华;对学术不端行为必须严肃处理[N];科技日报;2009年

5 本报评论员;果断行动 绝不姑息[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南方医科大学教育研究与督导评估中心主任、教授 林新宏;对学术不端行为要“下猛药”[N];南方日报;2009年

7 ;频频曝光的学术不端行为警示了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周云;“刑不上教授”放任学术不端行为[N];云南经济日报;2010年

9 通讯员 平扬 记者 冯国梧;南大校长龚克: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应建立第三方调查机制[N];科技日报;2011年

10 记者 焦新;严肃处理高校学术不端行为[N];中国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勤;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霞;学术不端行为的政府治理探索[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2 梁颖;我国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3 夏晴涛;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4 王煈;高校对学生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5 蔡瑞;国外学术不端行为治理机制及其启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6 董正华;学术不端行为研究及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刘红军;基于博弈论的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监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万聪;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杨进军;当前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10 于靖;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评判制度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国外学术不端行为治理机制及其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0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30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a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