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公众对科技伦理相关事件的理解与讨论——基于中外比较的事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1 00:46
  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社会和环境产生深远影响,科技与伦理之间的张力也愈发受到关注。科技伦理事件时有发生,相关议题引发热议。在我国,科技伦理事件的参与者主要是科技、科普领域相关专业人员。对比中外科技伦理事件中公众的理解与参与程度,可知我国公众对科技伦理事件的理解与参与仍需加强,可从伦理意识的提升和面向大众传播科学两个方面加以改善。 

【文章来源】: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0,5(05)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 基础数据:科学素质调查
二、 公众参与的主体性
    (一) 公众参与:中国科技伦理亟待加强的维度
    (二) 监督、审查主体的差异
三、 原因分析:公众参与何以可能?
    (一) 公众:科技伦理参与基础仍需加强
    (二) 学术界:加强科技伦理教育,接纳公众参与
    (三) 政府:监督亟待加强,需重视制度建设的时效性
四、 结论
    (一) 加强教育,提升意识
    (二) 与时俱进开展科普
    (三) 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形成双向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面向2035年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需求[J]. 高宏斌,郭凤林.  科普研究. 2020(03)
[2]反思性与公众参与科学——对科研人员的实证研究[J]. 卢阳旭,赵延东.  中国科技论坛. 2020(02)
[3]公民的科技态度正成为新时代科学文化的重要表征——2018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分析[J]. 任磊,张超,何薇.  科普研究. 2019(05)
[4]我国伦理委员会的变迁、现状与监管研究[J]. 安丽娜.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5]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及对科学技术的态度——2018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报告[J]. 何薇,张超,任磊,黄乐乐.  科普研究. 2018(06)
[6]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缘起、发展及研究[J]. 尹霖,刘萱.  科技传播. 2017(18)
[7]自媒体传播中的科技伦理意识主体探析[J]. 徐琳琳,梁爽,张媛.  科学中国人. 2017(12)
[8]负责任研究与创新在中国[J]. 赵延东,廖苗.  中国软科学. 2017(03)



本文编号:3314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314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e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