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科研合作网络演化与知识传播建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9 09:13

  本文关键词:科研合作网络演化与知识传播建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现实中的科研人员组成一个庞大的网络。在这一网络中,节点代表科研工作者,而网络的边代表两个节点的合作关系(例如论文合著关系),这样构成的一个复杂网络可称之为科研合作网。本文将科研合作网络演化和网络中知识创造与传播两个视角相结合,采用基于Agent建模的方法开展对这类科研合作网络的研究。 本文对由美国西北大学Guimera等学者针对科研合作网络提出的一个网络演化模型进行了细致分析,该模型从底层微观的机制出发,通过计算机仿真试验,来观察网络整体的演变结果,并对结果与现实数据进行比较,来验证微观机制设计的合理性,以探究现实复杂网络中蕴含的规律。该模型最大的意义是为科研合作网络的动态演化的系统研究提供了一条好的研究思路:以科研团队为基础,从团队组合的微观机制出发研究科研合作网络的宏观涌现特性。该模型的不足在于模型过于简化,且没有考虑团队和网络中的知识创造与传播活动和团队组合及网络演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借鉴该具体模型的建模思路,本文提出一个更为一般化的基于团队组合的科研合作网络演化模型。从而Guimera等人的模型是本文所提模型的一个特例。基于这一一般化模型,本文依据基于Agent建模(ABM)方法、把自顶向下分析和自底向上建模结合起来开展科研合作网络演化研究的工作思路,分析研究底层的微观模型如何动态地影响网络的宏观特性。在该思路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团队组合的科研合作网络演化和知识传播的建模框架,为结合科研合作网络演化和知识传播的相关研究问题提供了一个ABM建模框架。 在所提的建模框架的基础上,为了给该框架所对应的问题提供具体化的Agent建模技术的支持,本文开发了一个基于Agent的计算机仿真实验平台,以辅助采用基于Agent建模范式的科研合作网络演化和知识传播研究。所提的实验平台由三个部分构成:基本类库、工具包和用户API,该平台借鉴了现有的其他的一些类库,也可以通过使用外部现有的工具做更详细的数据分析。 为了验证所提建模框架及相应的实验平台的有效性,本文利用所开发的实验平台实现了Guimera等人提出的模型,同时从三个角度对该模型进行改进,并实现了改进后模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该过程初步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团队组合机制的科研合作网络建模框架和相应的ABM实验平台的有效性。同时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研究现状,提出了一个结合科研合作网络演化和网络中知识传播的综合性模型。 根据以上研究内容,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提出了一个综合科研合作网络演化和网络中知识传播的概念模型框架,该模型采用基于Agent的核心建模思路即自顶向下分析、自底向上综合来研究整体涌现特性的建模方式,通过底层的团队组建模型和知识传播模型来分析整体的网络涌现特性。 其次,基于所提出的概念模型框架,开发了一个针对科研合作网络的基于Agent的计算机仿真实验平台原型,以辅助采用基于Agent建模范式的科研合作网络演化和知识传播研究,该实验平台为相应的模型演化提供了便利,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工作。 最后,利用所开发的实验平台,对基于团队组合的科研合作网络的演化和网络知识传播进行基于Agent建模研究;该部分的工作一方面初步验证了所提出的建模框架和相应的实验平台原型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对基于团队组合的科研合作网络的演化和网络中知识传播问题的实际研究起推动作用。
【关键词】:科研合作网络 网络演化 知识传播 基于Agent建模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32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引言10-19
  • 1.1 问题背景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7
  • 1.2.1 科研合作网络研究现状11-13
  • 1.2.2 知识传播模型研究现状13-15
  • 1.2.3 基于Agent建模理论15-17
  • 1.3 论文基本思路与组织结构17-19
  • 2 科研合作网络演化与知识传播建模框架19-26
  • 2.1 科研合作网络演化的GUSA模型分析19-22
  • 2.1.1 GUSA模型介绍19-21
  • 2.1.2 GUSA模型的不足21-22
  • 2.2 基于团队组合的科研合作和知识传播网络理论建模框架22-25
  • 2.2.1 建模框架的整体思路22-24
  • 2.2.2 建模框架的意义24-25
  • 2.3 本章小结25-26
  • 3 一个基于Agent的科研合作网络仿真实验平台原型26-36
  • 3.1 模型分析26-31
  • 3.1.1 平台分析26-27
  • 3.1.2 平台实现27-31
  • 3.2 科研合作网络演化模型实例开发31-35
  • 3.2.1 Cowan知识扩散模型31-33
  • 3.2.2 使用建模平台实现Cowan模型33-35
  • 3.3 本章小结35-36
  • 4 基于ABM实验平台原型的科学合作网络模型研究36-58
  • 4.1 GUSA模型测试36-41
  • 4.2 GUSA模型改进测试41-57
  • 4.2.1 GUSA模型改进测试一41-43
  • 4.2.2 GUSA模型改进测试二43-48
  • 4.2.3 GUSA模型改进测试三48-52
  • 4.2.4 GUSA模型改进测试四52-57
  • 4.3 本章小结57-58
  • 结论58-60
  • 参考文献60-6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63-64
  • 致谢64-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振宇;;治理理论的发展路径与启示[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04期

2 孙耀吾;曾德明;;技术标准合作:高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研究的新视角[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6期

3 宋超英;孙广兵;;认知群体间知识传播与组织管理功能定位匹配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01期

4 常慧;何阅;张义勇;苏蓓蓓;何大韧;;中国旅游线路的合作网络描述[J];科技导报;2006年09期

5 叶陆艳;;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知识创新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8年03期

6 蔡卫民;高俊山;;企业内部知识传播模型研究[J];科研管理;2008年05期

7 王灵芝;;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探索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1期

8 钟卫东;孙大海;施立华;;企业孵化器的复杂性:分析与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02期

9 蔡卫民;武德昆;高俊山;;企业知识传播模型的改进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0 索柏民;庞效众;东风;;论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传播机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波;;基于机制推断方法的科研合作网络模型评估[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曹艳青;蔡勖;;科学家合作网络实证研究及科学家创新能力的模型探究[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3 曹艳青;蔡勖;;科学家合作网络实证及其创造力模型研究[A];第六届全国网络科学论坛暨第二届全国混沌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黄维;陈勇;;中国教育经济学合作网络的社会网络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琳;;浦东新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合作网络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潘爱玲;李彬;;合作网络视角下母子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重构[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山石;孙庆川;张天翼;朱丽梅;;合作网络演化的随机模型及其幂率分布[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8 吴冰;王重鸣;;软件产业社会网络分析:一个案例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9 王朋;;我国纳米科研领域校企专利合作微探[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石文典;罗钊;;实践社区成员的成就动机对知识传播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生 赵靖;我国启动血脂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2 记者 李志军;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成效显著[N];民营经济报;2009年

3 记者 韩璐;“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 (癌症·2006)”在京启动[N];科技日报;2006年

4 郭易楠;科普 飞入寻常百姓家[N];上海科技报;2007年

5 庞京文;《国破山河在》数字版权授权读吧网[N];西部时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冯永锋;“主动认知时代”催生“自我科普”[N];光明日报;2008年

7 刘颖邋李涛;卫生部等启动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7年

8 孙文军;药店:医药消费知识传播的载体[N];医药经济报;2004年

9 徐述湘;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关注血脂异常[N];中国医药报;2007年

10 刘琼;学客正沦为掮客[N];人民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清贵;马氏链在若干合作网络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0年

2 刘耘;基于合作网络的虚拟企业构建关键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程德林;西欧中世纪后期的知识传播[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4 司尚奇;我国技术转移合作网络治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吴玉霞;公共服务分工与合作网络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杜元伟;重大科技项目合作网络结构理论与评价决策模型[D];吉林大学;2010年

7 胡永亮;分工、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8 褚建勋;基于复杂网络的知识传播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李彬;合作网络视角下母子公司业绩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马勇;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秀;科研合作网络演化与知识传播建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奉英;基于科技文献的科研合作网络微观分析与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黄相森;基于合作网络理论模型的演化分析[D];青岛科技大学;2011年

4 包彦宇;从三九看企业的广义培训[D];清华大学;2002年

5 蔡全胜;治理:合作网络的视野[D];厦门大学;2002年

6 曹艳青;合作网络实证及贡献力模型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杜艳艳;知识传播网络演化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温丹丹;知识传播中的安全访问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9 刘娜;基于组织行为的知识传播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刘鹏;科研合作复杂网络模型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科研合作网络演化与知识传播建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4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34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6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