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科技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区域科技发展水平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迅速向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并深深影响着、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区域科技的发展是区域发展及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科技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中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显著。本文立足于我国大的科技发展背景,重点研究区域科技发展水平,为提高区域竞争力指引方向。 本文从区域科技发展水平的定义着手,分析了区域科技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及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了影响区域科技发展的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科技支撑环境三个层次构建区域科技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基础上,收集了我国有代表性的11省市2006年—2010年的指标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11省市的区域科技发展水平进行比较研究,确定主因子变量,根据因子得分模型得出综合排名。最后重点分析了吉林省科技发展的现状,并将吉林省与其他10省市的科技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吉林省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吉林省科技发展水平的对策,为推动吉林省的科技发展提供了支撑。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相关理论出发,结合各区域科技发展水平的现状和近年来的动态演变,运用有效指标和数据计算来进行评价研究,为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提供了科学可行的方案和信息依据。 研究区域科技发展的状况,建立区域科技发展指标体系,评价与监测区域科技发展水平,目的是为了描述区域科技发展的进程,评价区域科技发展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为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区域科技 科技发展水平 评价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32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9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6
- 1.2.1 科技发展理论研究综述10-12
- 1.2.2 当代世界科技发展水平现状12-14
- 1.2.3 中国科技发展水平现状14-16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6-19
- 1.3.1 研究内容及框架16-18
- 1.3.2 研究方法18
- 1.3.3 本文创新点18-19
- 第2章 区域科技发展水平的相关概念19-31
- 2.1 区域科技发展水平的内涵19-22
- 2.1.1 科技发展水平的含义19-20
- 2.1.2 区域科技的定义20-21
- 2.1.3 区域科技发展水平的定义21-22
- 2.2 区域科技发展水平的特征22-23
- 2.3 区域科技发展的作用23-24
- 2.3.1 区域科技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23-24
- 2.3.2 区域科技发展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24
- 2.4 区域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24-31
- 2.4.1 区域科技发展水平的外部影响因素24-27
- 2.4.2 区域科技发展水平的内部影响因素27-31
- 第3章 区域科技发展水平评价模型31-41
- 3.1 区域科技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31-32
- 3.1.1 区域科技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31
- 3.1.2 区域科技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31-32
- 3.2 区域科技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2-38
- 3.2.1 评价指标的选取32-34
- 3.2.2 区域科技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34-38
- 3.3 区域科技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的选择38-41
- 3.3.1 因子分析模型38-39
- 3.3.2 因子分析的步骤39-41
- 第4章 吉林省科技发展水平比较研究41-69
- 4.1 吉林省科技发展现状41-44
- 4.2 吉林省科技发展水平评价44-65
- 4.2.1 研究样本的选取44
- 4.2.2 数据计算44-59
- 4.2.3 结果分析59-65
- 4.3 吉林省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65-67
- 4.4 提升吉林省科技发展水平的对策67-69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69-71
- 5.1 研究结论69
- 5.2 研究展望69-71
- 参考文献71-75
- 附表75-78
- 致谢78-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远程,罗亚非,沈燕,丁津;探讨建立科技发展贡献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S1期
2 李娇;胡宝贵;;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谷绍辉;王筱萍;;基于因子分析的山西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再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0年11期
4 周世举,曾五一;区域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12期
5 魏守华;吴贵生;;我国省区科技空间分布特征、成因及其政策含义[J];管理世界;2005年04期
6 翟纯红;郝家龙;;区域科技发展状况评价的计量模型研究[J];经济问题;2008年01期
7 邓燕雯,高群,谢向英;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及趋势[J];技术经济;2004年04期
8 王鹏飞;石林芬;;基于因子分析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5期
9 刘辉锋;杨起全;;基于论文与专利指标评价当前我国的科技产出[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8期
10 张经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帆;吉林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揭毅;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勇;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王能慧;产学研一体化的理论与发展战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崔栋;我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评价及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6 李晓丽;区域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刘s
本文编号:3386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38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