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社会语境变迁下的中国科学家媒介形象研究——基于《人民日报》(1949—2019)的语义网络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20 03:07
  科学家形象传播是科学公信力获得机制的重要环节,为探究科学家的媒介形象与所处社会语境的历时变化特征,需借助语义网络分析方法对《人民日报》科学家报道加以分析。结果显示,《人民日报》在科学家所处科学建制的语义呈现上,从学习外国经验转变为独立自主发展;科学家自身品格的语义从着力科学工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到凸显个性化特征;有关科学家研究成果以及科学知识生产过程的语义呈现则逐步与世界接轨。 

【文章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0,36(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社会语境变迁下的中国科学家媒介形象研究——基于《人民日报》(1949—2019)的语义网络分析


《人民日报》(1949—2019)科学家专题报道概况

语义网络,图谱,传略,苏联


由图2可见,“建国初期”科学家专题报道的语义结构涵盖5个基本模块:工程技术以及眼科新疗法代表人物林正英、费拉托夫(Владимир Петрович Φилатов)传略;苏联农业学家卢森科(Ф.Г.Лученко)在推动农业发展方面的实践经验;米丘林(Иван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Мичурин)遗传学;美苏“两极”格局下中国科学家的爱国主义情怀,包括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的传略宣传、对苏联科学体制的宣传和学习等;科学对人类发展的伟大贡献如哥白尼传略等。这一时期各语义模块均含有和苏联相关的词汇,如“苏联”“米丘林”“费拉托夫”等。2.“向科学进军”(1956—1966)

语义网络,图谱,科学家,语义


“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等,使得1956年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节点。以该年份为发端,延展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为止,“向科学进军”的口号贯穿始终,形成了中国科技发展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其间,《人民日报》科学家专题报道的语义分析结果显示(见图3),与“建国初期”相比,新语义的产生与既往语义的传承、嬗变并存。首先,依然侧重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描述,涌现出陈永康、杨惠安等一批农业科学家专题报道;同时,仍强调中国科学家应持有的爱国主义情怀,并对其成就贡献积极报道,强调科学是推进国家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与“建国初期”不同,这一时期的报道语义新呈现了对知识阶层造成冲击的反右运动,如在语义网络图谱中,“右派分子”一词周围分布了受波及的科学家、学者姓名,如“钱伟长”“孟昭英”“金宝善”等。相比之下,词语“苏联”所占权重突降,由“建国初期”的关键连接节点,退至语义侧重模块中的次要位置,苏联科学家不再被频繁提及,科学家传略开始侧重对本土科学家的宣传报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科技创新体系制度基础的变革——历程、特征与挑战[J]. 李正风,武晨箫.  科学学研究. 2019(10)
[2]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工作者队伍的发展[J]. 刘薇.  科技导报. 2019(18)
[3]建国70年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与发展[J]. 于飞.  中国高校科技. 2019(08)
[4]中国科技体制改革70年:历程、经验与展望[J]. 马名杰,张鑫.  中国科技论坛. 2019(06)
[5]科学公信力的生成逻辑与实证检验[J]. 刘翠霞.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6]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知行反差:价值认同与机构奖惩的角度[J]. 金兼斌,吴欧,楚亚杰,林成龙,张雪.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8(02)
[7]“专家信任”及其重建策略:一项实证研究[J]. 郭喨,张学义.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7(04)
[8]语境论视阈下的理解与解释之争[J]. 申晓旭,殷杰.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6(01)
[9]当代中国关于“科学家形象”报道的话语流变——基于《人民日报》66年“科学家长篇报道”的词频统计[J]. 李雪峰,郭乐蓉.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5(03)
[10]科学家形象研究:现状与问题[J]. 张芳喜,张增一.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4(10)



本文编号:3446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446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4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