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澜湄”区域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及合作需求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2 03:02
  "澜湄合作"机制形成以来,逐渐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区域国家内部合作理念、层次、领域不断扩展深入。在此背景下,区域国家多领域合作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旨在梳理"澜湄"区域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及现有科技基础,包括国内研发支出、每百万居民中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量、科研机构与平台、高科技出口占制成品出口的百分比;结合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所提出的经济发展阶段、综合创新能力等指标,研究分析区域发展科技创新合作需求强弱程度;围绕"澜湄合作"的五大优先方向,就区域国家间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具体方向提出建议,包括水资源综合利用开发、环境保护与新能源示范推广、技术转移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等;最终,为后续构建完善该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理论框架体系,丰富理论内容,探索区域合作的新思路提供理论支撑。 

【文章来源】: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0,42(01)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澜湄”区域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及合作需求研究


“澜湄”区域国家R&D投入强度[8]

趋势图,国家,区域,趋势


R&D研究人员数量(每百万人)即国内每百万居民从事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量,是用来衡量国家或地区在研发人力资本投入的重要科技创新投入指标[6]。从图3可知,在“澜湄”区域国家可获得的最新年度数据中,泰国、中国、越南R&D研究人员数量(每百万人)在“澜湄”区域国家位列前茅,其中,中国1235人(2017年)、泰国1350人(2017年)、越南701人(2017年),与全球平均水平1478人(2015年)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而柬埔寨、缅甸、老挝等国在区域国家内排名靠后,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柬埔寨30人(2015年)、缅甸29人(2017年)、老挝16人(2002年)。图3“澜湄”区域国家R&D研究人员(每百万人)数量[8]

区域图,国家,人员,区域


图2“澜湄”区域国家R&D投入趋势(2010—2017年)[8]从图4可知,区域国家中泰国、中国及越南对研发人力资本投入日益重视,三个国家的R&D研究人员数量(每百万人)指标均呈稳中有增的趋势,其中泰国在2014年经历短暂下降后,随着国家对科技人才重视加强、相关政策配套落地,于2015年出现强劲的反弹上涨趋势。而柬埔寨、缅甸和老挝因为数据样本少或缺乏数据统计,发展趋势并不明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对策思考[J]. 陈利君.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2]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科技合作战略与对策研究[J]. 马敏象,张维,尚晓慧.  云南科技管理. 2015(01)
[3]区域科技中心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的探讨[J]. 张黎,银路.  科技与管理. 2003(02)

硕士论文
[1]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的问题研究[D]. 罗莉丽.昆明理工大学 2018
[2]南亚东南亚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 王烨.云南财经大学 2018
[3]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研究[D]. 孙江辉.云南财经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490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490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5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