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国际科学传播最新理论发展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21-11-12 06:32
  近年来国际科学传播理论经历了重要发展,其中三个最主要方面的理论进展包括:"公众参与科学"这一广被认可的框架遭遇挑战并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反思;试图以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等传播学的主流研究范式对科学传播研究进行"改造";"科学媒体化"和对社交媒体与科学关系的研究。本文在综述这些观点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并提出中国情境可能为这些理论发展提供的资源,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理论资源更好地丰富中国的科普理论与实践。 

【文章来源】:科普研究. 2020,15(04)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1 公众参与科学模型的发展与遭遇的挑战
    1.1 公众参与科学模型受到挑战
    1.2 检讨公众参与科学模型的适用性
2 科学传播的“科学”转向?
    2.1“科学传播的科学”带来新研究范式
    2.2 科学政治化、信任与价值的互动
    2.3 科学认知模式:态度极化与价值取向
    2.4 对“科学传播的科学”理论潮流的评价
3 媒体与科学传播
    3.1 科学与媒体关系的研究与科学媒体化
    3.2 社交媒体与科学传播研究新趋势
    3.3 传播效果研究与娱乐促进科普
4 国际科学传播研究进展对中国科普研究的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知识可以改变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吗?——探究科技争议下的极化态度[J]. 贾鹤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2]公众参与科学模型与解决科技争议的原则[J]. 贾鹤鹏,苗伟山.  中国软科学. 2015(05)
[3]科学传播的科学——科学传播研究的新阶段[J]. 贾鹤鹏,刘立,王大鹏,任安波.  科学学研究. 2015(03)
[4]科学松鼠会微博科普的可视化分析[J]. 柴玥,冷泉,高慧艳.  科普研究. 2014(06)
[5]谁是公众,如何参与,何为共识?——反思公众参与科学模型及其面临的挑战[J]. 贾鹤鹏.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4(11)
[6]社会网络中科学信息消费机制初探——对TPB模型验证与修正的实证研究[J]. 陆诗雨,金兼斌.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4(10)
[7]中国技能性科学传播理念传统的形成与发展[J]. 牛桂芹.  科普研究. 2014(03)
[8]从公众参与科学视角看微博对科学传播的挑战[J]. 贾鹤鹏,范敬群,彭光芒.  科普研究. 2014(02)
[9]政府与民间科普组织微博科学传播的比较研究——以“@上海科普”与“@科学松鼠会”为例[J]. 王玉华,汤书昆.  科普研究. 2014(01)
[10]科学松鼠会的传播内容偏向和受众关注偏向的调查研究[J]. 陈梅婷,陈路遥,种璐.  科普研究. 2014(01)



本文编号:34903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4903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9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