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倡议联盟框架下的中国产学研合作政策变迁分析(1992—2020)

发布时间:2021-11-12 11:11
  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引擎,自1992年以来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历经了近30年的变迁。倡议联盟框架适用于政策长期变迁过程的分析,以1992—2020年的产学研政策文本为对象,将其置于倡议联盟框架下分析可以发现,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等参与主体基于不同的信念体系和价值诉求,形成了支持和保守两大倡议联盟。二者在政策中间人的调解下完成了跨联盟政策学习,在外部政治系统的作用下走向协同创新之路。但当前仍存在社会力量参与不足、校企知识势差显著、科研院所的独特性未被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对政策内外部系统及政策学习过程的分析,有助于厘清政策变迁背后的动因和机理以及有待完善的缺口,为产学研政策的进一步发展指出方向。 

【文章来源】: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32(03)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分析框架:倡议联盟框架理论
    (一)基本内容
    (二)适用性分析
三、中国产学研政策文本分析
    (一)缓慢发展期(1992-2005):初步提出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合理念
    (二)快速发展期(2006-2010):开始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
    (三)深度发展期(2011-2020):各主体参与活力增强,针对国家战略问题重点突破
四、倡议联盟框架下的中国产学研政策变迁具体分析
    (一)政策子系统分析
        1.倡议联盟及其信念体系
            (1)支持联盟
            (2)保守联盟
            (3)政策中间人
        2.政策学习过程:以跨联盟学习为主导
    (二)政策外部政治系统分析
        1.相对稳定的变量
            (1)问题的基本属性
            (2)基本法律结构
        2.动态系统事件
            (1)社会经济条件变迁
            (2)系统内占统治地位的联盟变化
            (3)来自其他政策子系统的决策和影响
五、问题与反思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科技创新政策40年的回顾与反思[J]. 薛澜.  科学学研究. 2018(12)
[2]基于倡议联盟框架的中国青少年性教育政策变迁研究[J]. 吴光芸,万洋,周钰箐.  中国青年研究. 2018(05)
[3]陕西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原长弘,张树满.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8(01)
[4]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特征与内涵研究[J]. 刘春艳,陈媛媛.  科技管理研究. 2018(01)
[5]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J]. 岳昌君.  中国高教研究. 2017(07)
[6]大学在美国国家创新系统中主体地位的制度演进——基于创新过程的分析[J]. 王志强,卓泽林,姜亚洲.  教育研究. 2015(08)
[7]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研究[J]. 仲崇娜,苏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06)
[8]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经济学分析[J]. 洪银兴.  经济科学. 2014(01)
[9]创新范式转型与中国大学-企业协同创新机制的深化[J]. 宗晓华,洪银兴.  高等教育研究. 2013(07)
[10]“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J]. 饶燕婷.  高教探索. 2012(04)

博士论文
[1]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演进研究[D]. 刘建城.华南理工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分析与对策研究[D]. 刘瑞.河南农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490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490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9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