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合作新趋势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及其对策
发布时间:2021-11-17 04:21
国际科技合作作为国家科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国家的科技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世纪初,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全球化浪潮的日益彰显,国际科技合作在其总体态势,合作的主体,合作的内容,以及合作的形式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这些新的发展趋势在给中国的科技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中国政府作用的发挥、科学研究本身及其环境、产业研发、知识产权与国家安全及人才建设等方面的严峻挑战。面对新趋势我们一定要把握住机遇,积极迎接挑战,深刻领会国际科技合作的战略意义,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地构建新世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的战略与对策。同时,要从科研体制改革与创新,调整政府的作用,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实施积极的人才战略,重视和加强国家安全和知识产权的建设等方面积极探讨应对新趋势挑战的战略与对策。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一、 国际科技合作的新趋势
(一) 国际科技合作的加速化发展趋势
(二) 国际科技合作的技-经-贸一体化发展趋势
(三) 加强国际合作正日益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战略目标
(四) 合作主体呈多元化发展趋势,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合作的中坚力
(五) 人才争夺逐渐成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战略内容
(六) 基础研究特别是大科学研究日益国际化
(七) 高科技日益成为当今国际科技合作的主要领域
(八) 国际科技合作方式的多样化趋势
二、 合作新趋势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机遇
(一) 有利于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二) 为优秀人才的加速培养与成长提供了契机
(三) 有利于学科建设
(四) 有利于争取国外研发资金和扩大技术获取范围
(五) 有利于中国企业学习国外企业的研发管理经验
(六) 提供了中国科技跨越发展的机遇
三、 合作新趋势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挑战
(一) 对我国政府作用的挑战
(二) 对科研体制与环境的挑战
(三) 对国家科学研究的挑战
(四) 对我国产业研发的挑战
(五) 对科技人才建设的挑战
(六) 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挑战
(七) 对知识产权建设的挑战
四、 应对科技发展挑战的战略与对策思考
(一) 国际科技合作的战略意义和指导思想
(二) 积极调整政府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作用
(三) 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科技体制创新
(四) 积极应对国际科学合作领域的挑战
(五) 把握我国产业发展的难得机遇,积极迎接挑战
(六) 实施积极的人才战略
(七) 加强国家的安全建设
(八) 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技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J]. 傅建球. 桂海论丛. 2002(06)
[2]欧盟创建欧洲研究区战略[J]. 金启明.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02(08)
[3]科技全球化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J]. 傅建球. 桂海论丛. 2002(03)
[4]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的现状与对策[J]. 戴艳军.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1(12)
[5]机遇与挑战———广东省对外科技合作的环境与对策[J]. 曾路. 科技管理研究. 2001(05)
[6]论高技术领域国际合作的特点与内因[J]. 江秀乐. 中国科技论坛. 2001(04)
[7]新世纪如何开拓国际科技合作的新局面[J]. 马颂德. 中国科技产业. 2001(02)
[8]我国大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的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 刘云,常青. 中国软科学. 2000(09)
[9]科学研究全球化与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对策[J]. 连燕华.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0(04)
[10]科学研究全球化发展评价[J]. 连燕华. 科研管理. 2000(04)
本文编号:3500186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一、 国际科技合作的新趋势
(一) 国际科技合作的加速化发展趋势
(二) 国际科技合作的技-经-贸一体化发展趋势
(三) 加强国际合作正日益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战略目标
(四) 合作主体呈多元化发展趋势,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合作的中坚力
(五) 人才争夺逐渐成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战略内容
(六) 基础研究特别是大科学研究日益国际化
(七) 高科技日益成为当今国际科技合作的主要领域
(八) 国际科技合作方式的多样化趋势
二、 合作新趋势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机遇
(一) 有利于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二) 为优秀人才的加速培养与成长提供了契机
(三) 有利于学科建设
(四) 有利于争取国外研发资金和扩大技术获取范围
(五) 有利于中国企业学习国外企业的研发管理经验
(六) 提供了中国科技跨越发展的机遇
三、 合作新趋势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挑战
(一) 对我国政府作用的挑战
(二) 对科研体制与环境的挑战
(三) 对国家科学研究的挑战
(四) 对我国产业研发的挑战
(五) 对科技人才建设的挑战
(六) 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挑战
(七) 对知识产权建设的挑战
四、 应对科技发展挑战的战略与对策思考
(一) 国际科技合作的战略意义和指导思想
(二) 积极调整政府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作用
(三) 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科技体制创新
(四) 积极应对国际科学合作领域的挑战
(五) 把握我国产业发展的难得机遇,积极迎接挑战
(六) 实施积极的人才战略
(七) 加强国家的安全建设
(八) 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技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J]. 傅建球. 桂海论丛. 2002(06)
[2]欧盟创建欧洲研究区战略[J]. 金启明.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02(08)
[3]科技全球化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J]. 傅建球. 桂海论丛. 2002(03)
[4]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的现状与对策[J]. 戴艳军.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1(12)
[5]机遇与挑战———广东省对外科技合作的环境与对策[J]. 曾路. 科技管理研究. 2001(05)
[6]论高技术领域国际合作的特点与内因[J]. 江秀乐. 中国科技论坛. 2001(04)
[7]新世纪如何开拓国际科技合作的新局面[J]. 马颂德. 中国科技产业. 2001(02)
[8]我国大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的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 刘云,常青. 中国软科学. 2000(09)
[9]科学研究全球化与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对策[J]. 连燕华.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0(04)
[10]科学研究全球化发展评价[J]. 连燕华. 科研管理. 2000(04)
本文编号:3500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500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