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科普工作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0 02:12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我国科普工作的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科普作为以提高国民科学素质为宗旨的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其根本任务是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向全社会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在科技高速发展,知识经济为主导的21世纪,科普工作具有特殊的意义。科普工作开展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国民科学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因此,必须要切实加强科普工作。 在各国政府都把提高国民科学素质作为基本国策的时代背景下,加大政府对科普工作的关注力度、将科普事业纳入政府的政策层面,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的共识。在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下,我国的科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实践表明,现阶段我国科普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与社会和时代发展不相协调的方面和环节,国民的科普热情不高,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普工作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科普工作相当滞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与不足,把科普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使我国的科普事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正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本文在界定科普、科普政策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新时期我国重要科普政策的颁布实施和重大科普事件的发生为依据,依照各阶段科普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取得的成效,把新时期我国科普工作划分为四个阶段:1.新时期我国科普工作的恢复发展期(1978-1993);2.新时期我国科普工作的反思探索期(1994-2001);3.新时期我国科普工作的深化发展期(2002—2005);4.新时期我国科普工作的成熟完善期(2006—至今)。 同时,基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与比较研究法、分析归纳法等方法,理论与实践、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具体分析了各个时期科普工作取得的成效、科普观以及科普政策的发展完善情况;从科普工作分期、科普政策实施、科普政策评价等方面展开本文。文章针对科普工作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针对新时期我国科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从战略高度重视科普;进一步完善科普政策体系;健全科普机构:进一步拓宽科普渠道。与此同时,对科普工作实施的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在领域层面突出薄弱环节,保民生、促和谐;群体层面突出弱势的农民工群体;加强大学生村官、科技副乡、县长的选拔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国科普工作,切实提高科普工作的实施效果。本文通过对以上几方面内容的分析研究,以期为我国科普工作的发展完善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引导。
【关键词】:科普 科普工作 科普政策 新时期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3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引言9-20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9-11
- 1.2 新时期我国科普工作的研究现状与思考11-13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3
- 1.3.1 研究方法13
- 1.3.2 创新点13
- 1.4 基本概念界定13-20
- 1.4.1 科普13-17
- 1.4.2.科普政策17-20
- 2 新时期我国科普工作及相关政策的发展历程20-29
- 2.1 恢复期(1978—1993)21-23
- 2.2 反思探索期(1994—2001)23-25
- 2.3 深化发展期(2002—2005)25-27
- 2.4 成熟完善期(2006—至今)27-29
- 3 新时期我国科普工作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分析29-36
- 3.1 新时期我国科普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29-32
- 3.1.1 科普阵地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29-30
- 3.1.2 传媒科普渠道进一步拓宽,科普作品创作能力有所提升30-31
- 3.1.3 中国科普传播媒介形式日趋多样化31-32
- 3.1.4 公民科学素质不断提升32
- 3.2 新时期我国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32-36
- 3.2.1 科普政策方面存在的缺点与不足32-34
- 3.2.2 科普工作缺乏时代性、实施效率不高34
- 3.2.3 科普方式不当,影响科普效果34
- 3.2.4 科普手段落后,制约科普的实施效率34-35
- 3.2.5 科普理论研究滞后35-36
- 4 改进新时期我国科普工作的对策与建议36-50
- 4.1 从战略高度重视科普36-37
- 4.2 进一步完善科普政策体系37-40
- 4.2.1 建立健全科普政策法律体系37
- 4.2.2 加大科普投入,形成多元投入体系37-38
- 4.2.3 进一步加强配套政策建设38-40
- 4.2.4 建立健全科普创新及评价体系40
- 4.3 健全科普工作组织机构40-42
- 4.4 增强科普针对性42-46
- 4.4.1. 夯实基础工程,提升未成年人科学素质42-43
- 4.4.2 结合新农村建设,增强大学生村官和农民的科学素质43-46
- 4.4.3 配合城镇化建设,切实提升城镇人口的科学素质46
- 4.4.4 抓住重点和关键,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46
- 4.5 进一步拓宽科普渠道46-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4
- 致谢54-55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55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彦波;傅玲琳;邓辉华;;水产食品安全基础研究的科学传播浅析[J];科普研究;2012年05期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我国科普工作的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3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53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