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科技人力资源激励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2 01:12

  本文关键词:科技人力资源激励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人力资源是发展知识经济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要素,大力加强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升本国综合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与国之间对科技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端科技人力资源的争夺也愈演愈烈。如何使我国拥有一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科技人力资源队伍,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对科技人力资源激励问题进行研究,无论是对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为组织赢得持久竞争优势,还是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综合采用文献研究、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在研究思路上,首先通过对有关激励及科技人力资源基本理论进行分析,试图指明对科技人力资源进行有效激励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科技人力资源的激励现状进行分析和比较,指出我国在科技人力资源激励问题上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对科技人力资源进行有效激励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文章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有关激励理论以及激励理论在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三部分概述科技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通过对一般人力资源与科技人力资源基本内涵的表述,,指出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第四部分通过对国内外科技人力资源激励现状的分析和比较,指出我国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国内科技人力资源激励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五部分就如何建立和完善科技人力资源激励机制进行探讨,从激励机制的内涵、过程、作用和原则分析入手,阐述应运用哪些方法来对科技人力资源进行有效激励。 研究表明,管理制度是否规范、员工需求状况如何、激励标的物和激励时机选择是否合理以及管理者行为导向等是影响我国企业对科技人力资源激励是否有效的主要原因。因此,企业要从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出发,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激励机制,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在对员工的需求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后选择恰当的激励模式,是提高科技人力资源激励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人力资源 科技人力资源 激励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322;F249.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导言8-12
  • 一、研究背景8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8-9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9-11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11-12
  • 第二章 激励理论综述12-23
  •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12-16
  •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16-18
  • 三、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18-20
  • 四、综合型激励理论20-21
  • 五、激励理论发展的新趋势21-23
  • 第三章 科技人力资源基本理论概述23-31
  •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及特征23-25
  • 二、科技人力资源的概念及特征25-27
  • 三、科技人力资源的重要地位27-28
  • 四、科技人力资源与一般人力资源的联系和区别28-29
  • 五、我国科技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状况29-31
  • 第四章 国内外科技人力资源激励现状比较31-45
  • 一、国内科技人力资源激励现状31-35
  • 二、国外科技人力资源激励现状35-38
  • 三、国内外科技人力资源激励现状的比较38-41
  • 四、国内科技人力资源激励有效性分析41-45
  • 第五章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探讨45-57
  • 一、激励的内涵45-46
  • 二、激励的过程46-48
  • 三、激励的作用48-49
  • 四、激励的原则49-51
  • 五、激励的方式51-54
  • 六、激励效果的评估54-57
  • 参考文献57-59
  • 致谢59-6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常高;郑晓敏;;建立和完善干部激励机制的探索[J];现代商业;2011年26期

2 叶雁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探析[J];当代经济;2011年14期

3 赵珂珂;;一线员工激励机制[J];现代商业;2011年18期

4 文杰;;激励机制的新概念:敬财、敬人、敬业[J];干部人事月刊;2001年04期

5 马明玖;;构建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的一些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年12期

6 盛天凌;;完善企业激励机制的对策[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2期

7 梁艳华;廖书恒;覃春明;;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8 金龙;;完善黑龙江省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思考[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4期

9 刘美鸽;;浅谈激励制度在公司管理中的重要性[J];价值工程;2011年26期

10 王申;;激励机制在科技型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清;;也谈激励机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2 陈正飞;刘灵芝;;基于激励机制的森林生态补偿研究[A];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年

3 谢芳成;;论环境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4 张瑛;刘忠诚;;企业科技人才精神鼓励的研究[A];山东省煤炭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利清;;也谈激励机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6 于水波;张相林;;建立新型学生工作人员激励方式的途径探讨[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腊;;浅谈医院奖金激励机制[A];湖南省卫生经济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八次会议暨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专辑[C];2009年

8 林挺;林禹鸿;;浅析欧美针对孤儿药开发的激励措施[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9 林挺;;论环境技术应用的激励机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10 张冰;;关于健全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思考[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济;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现状[N];光明日报;2008年

2 通讯员 张常宝 刘宏宇;双辽市实施激励机制促进人才素质提升[N];四平日报;2009年

3 徐存存;我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增加年轻化趋势明显[N];科技日报;2009年

4 记者 赵晓霞;中国科技人力资源超5000万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5 记者 赵亚辉;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世界第一[N];人民日报;2009年

6 记者 刘奕湛;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世界第一[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7 王安宇;激励机制的创新[N];秦皇岛日报;2009年

8 记者 赵晓霞;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逾5000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9 山西建筑工程总公司 苏保成;对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思考[N];山西党校报;2009年

10 记者 桑胜文 通讯员 宋大勇;十一局集团用激励机制提高机关服务水平[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鹏部;全球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齐海燕;设备监理激励机制与实施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刘洪涛;基于信誉的对等网资源拍卖激励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贾鹏;成长期体育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5 宋志鸿;以激励机制强化公司治理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黄建华;港口群企业集团组建模式与权益结构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7 丁菊红;中国转型中的财政分权与公共品供给激励[D];复旦大学;2008年

8 毛刚;我国非营利组织内部治理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杨文杰;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激励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10 饶勇;旅游企业隐性知识创新与共享的激励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建东;科技人力资源激励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2 许天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条件下我军战时激励机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3 乔晓华;委托代理制下道德风险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4 鲁征;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郝晓东;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饶丽佳;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激励机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李红梅;股票期权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苏楠;论我国社区警察职业生涯发展与激励机制[D];东北大学;2005年

9 刘一;国有商业银行效率问题及激励机制探索[D];四川大学;2006年

10 薛思军;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科技人力资源激励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84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584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1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