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合作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价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科研合作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价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在科研工作中,科研人员往往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合作,科研合作方式在科学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合作形成的科研团队中,其核心科研人员起到了学术带头作用,他们的存在能促进科研团队自身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同时核心科研人员通过科研协作与沟通,还可提高团队整体的创新能力。对科研团队中核心人员的辨识与评价是组织对知识型员工进行绩效考核与管理的关键,而评价结果还可作为组织实施人才流失危机管理的依据。 本文采用合著论文中的信息构建以科研人员为节点、合著关系为边的科研合作网络,将核心科研人员的评价问题转化为科研合作网络中节点重要性的评价问题。依据科研合作的实际意义,分别基于节点与边的权值信息和节点的影响力作用,提出了节点重要性的评价方法,通过该方法在实际数据中的应用,得到相关有价值的结论。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首先,从网络加权的角度,将科研人员的合作贡献作为节点的权重,将合作次数和合作质量定义为边的权值,提出了科研合作网络中节点和边的赋权方式和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节点点权和边权的影响提出了节点重要性的评价方法。 其次,进一步从影响力角度,分析它对节点重要性的作用。利用节点与邻居节点间的相互关系,对节点影响力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影响力的扩增效应,提取出了间接影响力因子的计算方法,结合基于权值信息的评价指标,给出了节点重要性的综合评价方法。 最后,以某科研机构在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合著论文为数据来源,构建了科研合作网络,通过对科研合作网络进行的可视化分析,直观描述了科研人员在机构中的连接状况;运用本文提出的节点重要性评价方法,对科研人员的重要性进行了量化对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从关键人才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如何帮助科研人员提高科研产出能力的相关措施,这对科研机构人才管理战略的有效实施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科研合作网络 节点重要性 点权 边权 影响力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3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20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0-17
- 1.2.1 科研合作网络研究现状10-14
- 1.2.2 节点重要性研究现状14-17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17-20
- 1.3.1 研究内容17-18
- 1.3.2 章节安排18-20
- 2 基于加权网络的节点重要性评价方法20-30
- 2.1 权重信息对节点重要性的影响分析20-21
- 2.1.1 节点权重的影响20-21
- 2.1.2 边权的影响21
- 2.2 加权科研合作网络模型构建21-26
- 2.2.1 节点与边的确定21-22
- 2.2.2 节点与边的赋权22-24
- 2.2.3 加权网络模型构建24-26
- 2.3 赋权节点重要性评价方法26-30
- 2.3.1 节点权重计算方法26-27
- 2.3.2 边权计算方法27-29
- 2.3.3 评价方法29-30
- 3 基于影响力的节点重要性评价方法30-37
- 3.1 节点影响力概述30-31
- 3.2 节点影响力分析31-33
- 3.2.1 加权网络中的影响力分析31-32
- 3.2.2 节点间影响关系分析32-33
- 3.3 节点重要性综合评价方法33-37
- 3.3.1 间接影响力的度量33-34
- 3.3.2 间接影响力因子的度量34-35
- 3.3.3 综合评价方法35-37
- 4 实例验证37-53
-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37-45
- 4.1.1 数据来源37-39
- 4.1.2 数据处理技术与应用软件39
- 4.1.3 数据处理39-45
- 4.2 科研合作网络构建与可视化45-49
- 4.2.1 网络构建45
- 4.2.2 可视化结果及分析45-49
- 4.3 重要节点排序结果49-51
- 4.4 重要节点分析51-53
- 4.4.1 结果分析51-52
- 4.4.2 科研人才管理措施52-53
-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情况57-58
- 致谢58-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振辉;汪善荣;何一民;;浅析我国科技评价的理论、方法和实践[J];云南科技管理;2006年04期
2 李海燕;曹文瑞;吴少林;黄毓文;;我国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综述[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6年06期
3 米旭明;;企业信息系统可拓评价方法研究[J];系统仿真技术;2007年02期
4 岳一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方法研究[J];当代经济;2009年05期
5 张放;赵春艳;张伟;;品牌竞争力评价方法综述[J];当代经济;2009年17期
6 任晔;肖飒;;现代物流系统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物流科技;2011年02期
7 肖素梅,殷国富,汪永超,石宇强;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5年08期
8 白景涛;;物流项目的评价方法研究[J];港工技术;2006年04期
9 陈振宇;;治理理论的发展路径与启示[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04期
10 陈明政;张波;;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方法综述[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京红;董春梅;;微裂缝测井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张树奎;鲁子爱;;一种港口安全风险灰色评价方法研究[A];2009年苏浙闽沪航海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9年
3 惠兴杰;;企业管理人才价值评价方法研究[A];全国第一届嵌入式技术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王传好;曹光群;陈李英;王凤娟;;香波的泡沫特性评价方法研究[A];2002年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白跃世;马迅;;体育科技创新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6 陈惠;王加义;张春桂;李丽纯;林晶;张星;;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陈彦清;杨建宇;张晓东;苏伟;黄健熙;苏晓慧;严泰来;;我国县级雪灾风险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8 刘伟;鞠美庭;林慧;石英琳;;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9 熊子瑜;;中介语声调系统的评价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康凯;齐莉丽;邢亚东;;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DoubleClick扩大在中国的合作网络[N];国际金融报;2000年
2 卡纳特(Conrat )博士;依靠全球合作网络研发[N];消费日报;2009年
3 何进伟;建立广泛的合作网络[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4 郑灵巧;八国合建艾滋病技术合作网络[N];健康报;2005年
5 黎宏河;架构剧场互动合作网络[N];中国文化报;2005年
6 倪永华;发展合作网络,共创科技辉煌[N];科技日报;2004年
7 肖柏 李娟;《城市污染场地评价方法研究》科研课题通过验收[N];中国建设报;2006年
8 记者 王将;拓展网络 扩大配送 服务“三农”[N];张掖日报;2009年
9 ;中韩相关机构共享高新技术信息[N];科技日报;2007年
10 舒吕;用风险提升向心力[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清贵;马氏链在若干合作网络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0年
2 刘耘;基于合作网络的虚拟企业构建关键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司尚奇;我国技术转移合作网络治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吴玉霞;公共服务分工与合作网络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杜元伟;重大科技项目合作网络结构理论与评价决策模型[D];吉林大学;2010年
6 肖人毅;面向过程的科研项目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单艺斌;妇女社会地位评价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
8 张立辉;我国发电企业竞争力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9 于光;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10 徐林生;面向武器装备论证过程的多属性评价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连杰;科研合作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谢园春;农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益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徐雪峰;企业业务流程管理能力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亢永;民用建筑的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方法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7年
5 李慧;乡镇长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6 乔晶;循环经济产业链经济学稳定性及评价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宋艳东;基于模糊数据融合的室内舒适度评价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8 崔春宇;吉林省医药研发资助项目效果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张宝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沈德聪;绿色制造系统的判定和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科研合作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价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9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69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