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科学传播在公共事件中的传播特点及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7 13:00
本文关键词:网络时代科学传播在公共事件中的传播特点及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公共事件的发生,或具备重大的社会影响力和积极效应,或是其影响具有潜在的或已经发生的危害力,波及范围甚广,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在网络化与信息化的语境下,公共事件中的信息传播逐渐成为这一时期公众视野中的主题词。 随着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不同程度的渗入了科学的元素。公共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也投影在了科学的大背景下。由于公共事件本身所具备的特性和网络瞬时所聚集的强舆论场,在公共事件当中,公众对科学信息的需求度增加。科学传播成为公共事件信息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篇论文中,笔者引入今年的“谣盐”风波和2009年的日全食直播活动为案例样本,以拉斯维尔的5W传播模式和焦点议题理论为切入点,从公共事件分析当前科学传播的特点及其影响,指出传播特点是媒介网络化、传播者多元化、传播内容体现受众主体性,并且在效果分析中提出,科学传播在公共事件中能够发挥危机管理和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作用。本文还分别从传播媒介、传播主体、传播内容,进一步探析在公共事件中提高我国的科学传播能力的几点思考:利用网络进行主动及时全面的科学传播;发挥网络媒介融合优势;重视新闻媒体的科学传播;发挥科学共同体与科学博客圈的传播角色;见证微博力;在公共事件中发现科学传播题材;重视科学精神的传播;凸显人文关怀。
【关键词】:科学传播 公共事件 网络 2009“日全食” “谣盐”风波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206;G30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7
- 1 绪论7-14
- 1.1 研究背景7
- 1.2 文献综述7-10
- 1.3 研究目的10-11
- 1.4 研究思路11-12
- 1.5 研究方法12
- 1.6 本文创新点12-13
- 1.7 本章小结13-14
- 2 公共事件与科学传播14-25
- 2.1 公共事件中的科学传播案例分析14-17
- 2.1.1 案例一:2011“谣盐”风波14-15
- 2.1.2 案例二:2009 日全食多路联合直播15-17
- 2.1.3 案例选取原因阐述17
- 2.2 分析综述:网络时代科学传播在公共事件中的传播特点17-20
- 2.2.1 网络成为公共事件中传播科学的平台17-18
- 2.2.2 传播者趋于多元化18-19
- 2.2.3 传播内容体现受众主体性19-20
- 2.3 网络时代科学传播在公共事件中的传播影响20-24
- 2.3.1 科学传播在公共事件中是危机管理的重要因素20-21
- 2.3.2 科学传播是公共事件中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因素21-24
- 2.4 本章小结24-25
- 3 在公共事件中利用网络提升科学传播能力的思考25-37
- 3.1 传播媒介25-26
- 3.1.1 利用网络进行主动及时全面的科学传播25
- 3.1.2 发挥网络媒介融合的优势25-26
- 3.2 传播主体26-29
- 3.2.1 重视新闻媒体的科学传播26-27
- 3.2.2 科学共同体与科学博客圈的传播角色27-28
- 3.2.3 见证微博力28-29
- 3.3 传播内容29-36
- 3.3.1 在公共事件中发现科学传播题材29-31
- 3.3.2 重视科学精神的传播31-34
- 3.3.3 科学传播中凸显人文关怀34-36
- 3.4 本章小结36-37
- 4 结束语37-40
- 4.1 论文总述37-38
- 4.2 从公共事件中反思科学传播38-40
- 致谢40-41
- 参考文献41-43
- 附录43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环环;“微民主”或“伪民主”:微博的外部图景与内部控制[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网络时代科学传播在公共事件中的传播特点及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34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73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