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组织的运行机制与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2 20:02
本文关键词: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组织的运行机制与政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型大学已成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之一。为了提升国家和区域创新能力,各国纷纷制定相关政策,建立技术转移组织,推动大学的科技创新向产业转移。然而,由于体制背景和发展阶段不同,研究型大学的技术转移组织的运行机制及其效果也存在差异。本文选取美国、日本和中国三个国家,通过文献分析和调查方法等,对三国的著名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组织与政策进行比较案例分析,以期总结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组织运作的经验与教训。首先,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明尼苏达大学作为案例,以探析美国公立和私立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体制上的异同,指标主要有技术转移的内外部驱动因素、技术转移组织的架构和运行机制、知识产权政策和技术转移收入分配体系。其次,为探讨日本政府颁布系列技术转移政策对校企合作的推动作用,以东京大学作为案例,分析其技术转移组织、运行机制、研发活动和收益分配政策,证实日本公立研究型大学的校企合作模式由传统的非正式个人网络向正式的校企联盟转变。再次,对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进行调研,主要从技术转移机构员工、转移流程、大学政策和学科结构等方而,分析国内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的现状以及导致其技术转移效率较低的原因。最后,针对我国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建议政府制定合理的技术转移政策推动科技创新的变革,保障大学技术转移机构的独立高效运作,促使技术商业化运作流程紧密有效,并确保大学政策对研究人员和参与技术转移员工的激励性。 本课题属于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机制与激励政策研究——比较创新体制的视角”的子课题研究成果。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 技术转移机构 科技创新 运行机制 收入分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322;G64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10
- 名词解释10-11
- 第一章 绪论11-23
- 一、 研究背景11-12
- 二、 理论背景和文献评述12-20
- 1、 基本概念界定12-13
- 2、 理论基础13-15
- 3、 文献评述15-20
- 三、 研究意义及目的20-21
- 1、 理论意义20
- 2、 实践意义20-21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21-23
- 1、 研究思路21
- 2、 研究方法21-23
- 第二章 技术转移机构产生的背景及其职责23-30
- 一、 历史背景23-25
- 二、 理论分析技术转移机构承担的主要职责25-27
- 三、 技术转移的基本流程27-30
- 第三章 美国技术转移机构的运作机制分析30-51
- 一、 系列科技政策促进“大学-企业-政府”间的组织变革31-33
- 1、 《莫里尔法案》31
- 2、 《拜杜法案》31-32
- 3、 《史蒂文森-怀特勒技术创新法》32
- 4、 《联邦技术转移法》32-33
- 二、 麻省理工学院的技术转移机构的运作机制分析33-43
- 1、 麻省理工学院技术商业化的内外部驱动因素34-35
- 2、 麻省理工学院的技术商业化组织和运作流程35-41
- 3、 麻省理工学院的收益分配政策41-43
- 三、 明尼苏达大学的技术转移机构的运作机制分析43-49
- 1、 明尼苏达大学技术商业化的内外部驱动因素43-44
- 2、 明尼苏达大学技术商业化组织与运作流程44-48
- 3、 明尼苏达大学技术商业化的收入分配政策48-49
- 四、 小结49-51
- 第四章 日本大学技术转移机构的运作机制分析51-70
- 一、 系列科技政策推动大学知识转移模式的转型52-55
- 1、 科学技术基本法52-53
- 2、 大学技术转移法53-54
- 3、 日本版的《拜杜法案》及产业技术竞争力强化法54
- 4、 知识产权总部的设立54-55
- 5、 国立大学法人化55
- 二、 东京大学知识转移体系55-60
- 1、 产学合作总部56-57
- 2、 东京大学技术转移有限公司57-58
- 3、 东京大学优势资本株式会社58-60
- 三、 组织间正式联盟的大学知识转移——“Proprius21”计划60-66
- 1、 “Proprius21”产生的背景61-62
- 2、 “Proprius21”的运作机制62-64
- 3、 “Proprius21”的成果64-66
- 四、 东京大学的收益分配政策66-68
- 五、 小结68-70
- 第五章 中国大学技术转移机构的运作机制分析70-83
- 一、 推动技术转移的系列科技政策71-73
- 1、 专利法71-72
- 2、 技术合同法和合同法72
- 3、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72
- 4、 科学技术进步法72-73
- 5、 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73
- 二、 南京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73-79
- 1、 南京大学技术转移的内外部驱动因素75-76
- 2、 南京大学技术转移组织76-77
- 3、 南京大学技术转移运作流程77-79
- 三、 南京大学的收益分配政策79-80
- 四、 南京大学技术转移面临的问题80-83
- 第六章 启示与展望83-86
- 参考文献86-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洪民;;对促进大学技术转移的思考——以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为背景[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年11期
2 毕会英;;大学技术转移中的政府职能行为分析[J];科技成果纵横;2005年06期
3 毕会英,毛祖桓;政府在大学技术转移中的作用[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10期
4 田e
本文编号:386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86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