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民生科技探析
发布时间:2024-05-19 16:45
民生科技是指服务和提升民众基本生存条件、生活质量和发展态势的科学技术。它与国民的生计与生活密切相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与人民群众利益最攸关的科学技术。民生科技作为人类全部科技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本身细化发展的结果,也是当代社会民众基本需求不断提升的必然结果。 民生科技的提出与科学发展观指导地位的确定处于相同时代背景,面临共同发展课题,体现了内在逻辑和理性的统一。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这个第一要义、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民生科技才能更好地发挥特有功用,实现最大价值。 民生科技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直接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支撑和谐社会发展。具体而言,民生科技支撑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保障人的自身和谐,推动社会文明建设;支撑人与社会特别是不同区域之间协同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支撑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消除传统技术观带来的灾害,推动建设生态文明。 民生科技创新是解决不断升级、日趋复杂的民生问题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民生科技发展的重要形式。民生科技创新具有高度的行为自觉性,体现了改善民生的直接目的性,具...
【文章页数】:11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内关于民生科技发展的相关论述
1.3.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生与民生科技的论述
1.3.3 国外民生科技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民生科技的内涵与功能
2.1 民生的内涵与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
2.1.1 民生问题的产生背景
2.1.2 民生的内涵与特征
2.1.3 关注与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
2.2 民生科技的提出及其内涵
2.2.1 民生科技的提出
2.2.2 民生科技的内涵
2.2.3 民生科技的特征
2.3 民生科技的主要功能与发展理路
2.3.1 民生科技的主要功能
2.3.2 民生科技的发展理路
第3章 民生科技发展的科学发展主旨
3.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基本内涵
3.1.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3.1.2.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3.1.3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
3.2 民生科技发展坚持以人为本
3.2.1 民生科技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涵义
3.2.2 民生科技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方向
3.3 民生科技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3.3.1 民生科技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涵义
3.3.2 民生科技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目标
3.4 民生科技发展坚持统筹兼顾
3.4.1 民生科技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的涵义
3.4.2 民生科技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的基本要求
第4章 民生科技发展的和谐社会取向
4.1 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4.1.1. 和谐社会提出的时代背景
4.1.2. 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4.1.3 和谐社会的特征
4.2 民生科技发展支撑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4.2.1 民生科技发展保障人的自身和谐
4.2.2 民生科技发展促进教育发展和提高就业率
4.2.3 民生科技发展推动社会文明建设
4.3 民生科技支撑不同区域之间协同发展
4.3.1 不同区域间的民生科技合作
4.3.2 民生科技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
4.3.3 民生科技的扩散与推广
4.4 民生科技发展支撑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
4.4.1 传统科学技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
4.4.2 民生科技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5章 民生科技发展的创新维度
5.1 民生科技创新的内涵与特征
5.1.1 传统技术创新的理论缺失
5.1.2 民生科技创新的内涵
5.1.3 民生科技创新的特征
5.2 民生科技创新的主体与动力
5.2.1 民生科技创新的主体
5.2.2 民生科技创新的动力
5.3 民生科技创新的过程、绩效与组织管理
5.3.1 民生科技创新的过程
5.3.2 民生科技创新的绩效
5.3.3 民生科技创新的组织管理
第6章 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6.1 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的困境
6.1.1 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的成就
6.1.2 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的困境
6.1.3 我国民生科技发展困境的根源
6.2 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的基本进路
6.2.1 民生科技发展的宗旨
6.2.2 民生科技发展的要务
6.3 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的对策
6.3.1 明确民生科技当前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6.3.2 加大民生科技发展的投入力度
6.3.3 加强民生科技研究的基地和平台建设
6.3.4 建立完善民生科技成果的共享和扩散机制
6.3.5 加强民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第7章 结论
7.1 民生科技的产生是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
7.2 民生科技支撑和谐社会发展
7.3 民生科技创新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一项基本要求
7.4 民生科技发展有助于消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困境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本文编号:3978176
【文章页数】:11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内关于民生科技发展的相关论述
1.3.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生与民生科技的论述
1.3.3 国外民生科技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民生科技的内涵与功能
2.1 民生的内涵与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
2.1.1 民生问题的产生背景
2.1.2 民生的内涵与特征
2.1.3 关注与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
2.2 民生科技的提出及其内涵
2.2.1 民生科技的提出
2.2.2 民生科技的内涵
2.2.3 民生科技的特征
2.3 民生科技的主要功能与发展理路
2.3.1 民生科技的主要功能
2.3.2 民生科技的发展理路
第3章 民生科技发展的科学发展主旨
3.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基本内涵
3.1.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3.1.2.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3.1.3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
3.2 民生科技发展坚持以人为本
3.2.1 民生科技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涵义
3.2.2 民生科技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方向
3.3 民生科技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3.3.1 民生科技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涵义
3.3.2 民生科技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目标
3.4 民生科技发展坚持统筹兼顾
3.4.1 民生科技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的涵义
3.4.2 民生科技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的基本要求
第4章 民生科技发展的和谐社会取向
4.1 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4.1.1. 和谐社会提出的时代背景
4.1.2. 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4.1.3 和谐社会的特征
4.2 民生科技发展支撑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4.2.1 民生科技发展保障人的自身和谐
4.2.2 民生科技发展促进教育发展和提高就业率
4.2.3 民生科技发展推动社会文明建设
4.3 民生科技支撑不同区域之间协同发展
4.3.1 不同区域间的民生科技合作
4.3.2 民生科技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
4.3.3 民生科技的扩散与推广
4.4 民生科技发展支撑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
4.4.1 传统科学技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
4.4.2 民生科技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5章 民生科技发展的创新维度
5.1 民生科技创新的内涵与特征
5.1.1 传统技术创新的理论缺失
5.1.2 民生科技创新的内涵
5.1.3 民生科技创新的特征
5.2 民生科技创新的主体与动力
5.2.1 民生科技创新的主体
5.2.2 民生科技创新的动力
5.3 民生科技创新的过程、绩效与组织管理
5.3.1 民生科技创新的过程
5.3.2 民生科技创新的绩效
5.3.3 民生科技创新的组织管理
第6章 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6.1 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的困境
6.1.1 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的成就
6.1.2 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的困境
6.1.3 我国民生科技发展困境的根源
6.2 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的基本进路
6.2.1 民生科技发展的宗旨
6.2.2 民生科技发展的要务
6.3 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的对策
6.3.1 明确民生科技当前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6.3.2 加大民生科技发展的投入力度
6.3.3 加强民生科技研究的基地和平台建设
6.3.4 建立完善民生科技成果的共享和扩散机制
6.3.5 加强民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第7章 结论
7.1 民生科技的产生是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
7.2 民生科技支撑和谐社会发展
7.3 民生科技创新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一项基本要求
7.4 民生科技发展有助于消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困境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本文编号:39781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978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