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提升社会和经济地位的核心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硕果。而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大力的科技投入作为支撑,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在不断地增加科技资源的投入。在激烈的世界经济竞争力的推动下,中国也在不断加大对科技活动的投入力度,使得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实力都有了大幅提升。因此,在中国科技投入迅猛增加的情况下,研究科技投入产出的效益和效率,从而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5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对国内外关于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回顾与梳理,并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阐述了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内涵、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特点、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和现有的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第三部分是基于模糊数学模型对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进行研究。该部分介绍了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阐述了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主要是为了验证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该部分以湖北省为例,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套适用于湖北省科技投入产出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科技投入产出系统进行评价。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之处是根据国内外相关理论以及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了一套适合于评价整体层面的科技投入产出系统的初步指标体系,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和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最终的筛选和确认。最后利用模糊数学模型评价了科技投入绩效。
【关键词】:科技投入 灰色关联度 绩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124.3;G322;F2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导论8-18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9-15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5-18
- 第2章 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基本理论18-22
- 2.1 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内涵18-19
- 2.2 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特点19-20
- 2.3 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必要性20-21
- 2.4 中国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21-22
- 第3章 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22-36
- 3.1 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的框架22-23
- 3.2 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23-25
- 3.3 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25-36
- 第4章 案例研究36-51
- 4.1 湖北省科技投入产出现状36-41
- 4.2 湖北省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41-47
- 4.3 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湖北省科技投入绩效评价47-51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51-53
- 5.1 全文总结51-52
- 5.2 研究展望52-53
- 致谢53-54
- 参考文献54-57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宁;构建我国开发研究支出绩效评价体系[J];北方经济;2005年12期
2 郭立田 ,王砚书;企业科技投入绩效评价问题初探[J];会计之友;2005年07期
3 普万里;王泽华;茹华所;;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02期
4 黄文遐;彭岚;;规范科研经费管理是搞好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保证[J];湖南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5 王泽华;;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方法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张小康,邓景毅;电子商务企业绩效评价体系[J];商业研究;2005年18期
7 周启蕾,周志华,邓莉;供应链管理下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初探[J];商业时代;2005年30期
8 金占明;逯金重;;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的战略绩效评价系统研究——BSC改进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07期
9 凌正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方法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10 任春玉;王晓博;;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J];物流科技;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昊;;中国科技投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初探[A];转型期的中国未来——中国未来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龚慧伟;;“卓越绩效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A];上海市烟草专卖局2007年度获奖论文集(经济管理类)[C];2007年
3 郝明生;张海琪;;建立战略型绩效评价体系,实现激励与考核机制转变[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贾康;;科技投入及其管理模式研究[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邓伟;;加快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发展必须狠抓科技投入[A];第九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1年
6 刘思峰;党耀国;李炳军;;技术进步与科技投入——河南省技术进步目标实证研究[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7 王宇明;;河南省卫生科技投入绩效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8 刘春;岳春玲;;孵化器绩效评测体系平衡计分法原理下重构[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文光;;谈加大邮政和科技投入问题[A];四川省通信学会一九九四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10 吴淑娥;王育宝;黄振雷;仲伟周;;基于SEM的科技园区企业科技投入与产出效应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马杰;种棉信心增强科技投入加大[N];中国纺织报;2006年
2 刘铮 何广怀;财政对科技投入今年将增两成[N];中国税务报;2006年
3 李修乐 蔡书蓬 王焕;安全设备上马 矿工顾虑打消[N];平顶山日报;2006年
4 肖苏萍;南昌高新区化危为机企业充当排头兵[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吴红月;保健食品产业加大科技投入 积极迎接“财富第五波”[N];科技日报;2010年
6 记者 谢安聪 张春鸽;加大科技投入 学习先进技术 提高农民素质[N];延安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葛洪才;提高科技效益应把有限投入用在“刀刃上”[N];中国改革报;2008年
8 张丽辉;石家庄将科技投入纳入地方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9 通讯员 齐智杰 记者 李丽云;哈市:4千万区县产业化资金换出13.3亿[N];科技日报;2008年
10 闵丽男;发挥财税政策作用 构建自主创新体系[N];中国税务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卫;城市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顺厚;研究生德育绩效及其评价[D];复旦大学;2004年
3 曹泽;区域创新资源投入结构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张建斌;商业银行治理、业务创新与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王明东;营销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朱火弟;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及其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7 杨洋;电子政务系统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8 郑昕;自然保护区绩效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9 陈丹;我国商业银行盈余管理与绩效评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10 牛德强;我国农村信用社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英;陕西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暴迪;黑龙江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和谐度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3 吴妍;投企业还是投公共研发机构?[D];浙江大学;2010年
4 杨帆;吉林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柯忠义;科技投入对广东省经济影响的测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6 夏苹;基于科技投入视角的我国上市公司危机预警模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任栋;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政府对企业R&D支出激励模型与实证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8 赵东喜;广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朱永国;区域科技投入绩效绿色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秦伟锋;区域科技投入绩效评估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0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420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