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metrics指标在科研评价与管理方面的应用——争议、评论和评估
本文关键词:Altmetrics指标在科研评价与管理方面的应用——争议、评论和评估
更多相关文章: altmetrics 科研评估 DORA 莱顿宣言
【摘要】:通过总结近年来有代表的相关活动和评论、科学共同体宣言、权威出版物评论文章、科研人员的应用实践以及美国国家信息标准组织(NISO)和英国高等教育基金会(HEFCE)的大规模考察报告,分析新兴科技评价指标altmetrics是否可以同其他文献计量指标一起应用到科研评价与管理领域。
【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
【关键词】: altmetrics 科研评估 DORA 莱顿宣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870015)
【分类号】:G311
【正文快照】: 0引言researchgate、linkedin、facebook、google、twitter、re-1973年,默顿在《科学的规范结构》中认为引文searcherid、mendeley)正在被频繁使用[3]。科学家们评价方法是建立在“如果论文对某一领域的科学研从最开始使用博客、在线参考文献管理软件,到将论究有重要贡献,它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均平;余厚强;;基于影响力产生模型的替代计量指标分层研究[J];情报杂志;2015年05期
2 刘春丽;;altmetrics:从理论假说、术语提出到内涵的重新界定[J];图书情报工作;2015年06期
3 顾立平;;数据级别计量——概念辨析与实践进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年02期
4 邱均平;余厚强;;论推动替代计量学发展的若干基本问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年01期
5 王贤文;刘趁;毛文莉;;数字出版时代的科学论文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年11期
6 余厚强;邱均平;;替代计量指标分层与聚合的理论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4年10期
7 张智雄;张闪闪;顾立平;李麟;;中国科研人员对arXiv认知和使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4年Z1期
8 余厚强;邱均平;;替代计量学视角下的在线科学交流新模式[J];图书情报工作;2014年15期
9 顾立平;;论文级别计量研究:应用案例分析[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3年11期
10 邱均平;余厚强;;替代计量学的提出过程与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13年1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丽;;Altmetrics指标在科研评价与管理方面的应用——争议、评论和评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年06期
2 程菲;段庆锋;;基于Altmetrics科技论文的影响力评价研究[J];山西科技;2016年03期
3 匡登辉;;高被引论文的论文级计量分析[J];情报杂志;2016年05期
4 李根;苗琦;;2014年Altmetric中网络关注度最高的前100篇学术论文特征分析及其启示[J];编辑学报;2016年02期
5 刘丽敏;王晴;;我国图情领域Altmetrics研究评述及展望[J];情报杂志;2016年04期
6 罗木华;;国内Altmetrics研究进展述评与思考[J];情报资料工作;2016年02期
7 王菲菲;杨辰毓妍;;多维信息计量学视角下的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研究现状及展望[J];情报资料工作;2016年02期
8 马雨萌;黄金霞;;iAuthor面向机构科研评价的应用实现[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年02期
9 吴爱芝;;文献计量学在图书馆业务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年03期
10 刘春丽;;Altmetrics工具的发展、现况及相关问题[J];图书情报工作;201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均平;张心源;董克;;Altmetrics指标在机构知识库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年02期
2 卫垌圻;谭宗颖;;Altmetrics国内外研究中的问题与挑战[J];图书情报工作;2015年02期
3 王睿;胡文静;郭玮;;常用Altmetrics工具比较[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4年12期
4 邱均平;余厚强;;论推动替代计量学发展的若干基本问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年01期
5 由庆斌;韦博;汤珊红;;基于补充计量学的论文影响力评价模型构建[J];图书情报工作;2014年22期
6 王睿;胡文静;郭玮;;高Altmetrics指标科技论文学术影响力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年21期
7 余厚强;邱均平;;替代计量指标分层与聚合的理论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4年10期
8 余厚强;邱均平;;论替代计量学在图书馆文献服务中的应用[J];情报杂志;2014年09期
9 夏秋菊;黄英实;刘姝;;Altmetrics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研究[J];现代情报;2014年09期
10 余厚强;邱均平;;替代计量学视角下的在线科学交流新模式[J];图书情报工作;2014年1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继志;张向前;;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改进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0年02期
2 谢海波;;浅议高校科研评价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0年06期
3 赵文红;;加快推进科研评价体系改革[J];前沿科学;2013年01期
4 徐明稚;王永林;方建安;;改进我国高校科研评价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2013年08期
5 符志良;;国外科研评价科学化的新尝试[J];中外科技信息;1988年03期
6 邹常诗,马爱芳;科研评价工作需要编制全国统一等级期刊表[J];科技·人才·市场;2000年02期
7 ;现行科研评价机制将进行改革[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1年11期
8 姜春林;刍议科研评价中增刊论文的两难选择[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4年05期
9 吕春,彭博文;对高校科研评价若干问题的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07期
10 金薇吟;论价值和科研评价原则[J];江海学刊;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海燕;李晗;;基于协同理论视角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构建[A];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婧 记者 江芸涵;科研评价改革试点增至30所高校[N];四川日报;2014年
2 胡乐乐;终结科研评价论文量一刀切[N];中国商报;2014年
3 唐频辉;余洪伟:科研评价体系急需改革[N];湘声报;2007年
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姜咏江;科研评价体系怎能“授柄于人”[N];文汇报;2010年
5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黄涛;科研评价方式应以什么为导向?[N];科技日报;2011年
6 记者 唐景莉 黄金鲁克;改革科研评价 坚持质量导向[N];中国教育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霍文琦;聚焦科研评价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教育部副部长 李卫红;以改进科研评价为突破口 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N];光明日报;2011年
9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冯惠玲;以质量与创新为导向 完善科研评价机制[N];光明日报;2011年
10 ;科研评价:何时让人静下心来磨一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强;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评价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2 唐慧君;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江艳;湖南大学科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丁宇;基于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建设[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5 吴佩;研究型大学科研评价制度对教师科研绩效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王攀;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毛娜;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探析[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8 安璐;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D];武汉大学;2004年
9 李海燕;大学教师科研评价目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杨正;基于DEA效率的高校科研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34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534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