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疫苗专利分析
本文关键词:艾滋病疫苗专利分析
【摘要】:艾滋病作为世界死亡率排名第四的传染疾病给当今人类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威胁,HIV也以其极高的感染率和病死率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加大力度治疗、预防AIDS已成为全球卫生系统当务之急。目前,已研发的药物和技术都不能阻止HIV的传播和感染。只有研发出艾滋病疫苗才能给全球患者带来福音,彻底消除艾滋病。迄今为止,全球研发艾滋病疫苗已有二十多年,虽还不能有效预防、治疗艾滋病,但仍有一些值得肯定的研究成果,一些候选疫苗也申请了专利进行保护。资料显示,全球目前公开的涉及艾滋病疫苗的专利文献已达数百篇。本文旨在以艾滋病疫苗的专利文献为研究对象,将专利分析法引入艾滋病疫苗领域,借助文本挖掘技术,高效批量处理全球各类资料,为研发者提供艾滋病疫苗研发进展和技术开发前景等信息,为基金会、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等提供其所需的高质量技术竞争情报。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定量分析是对专利文献上所固有的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有关统计数据的相关信息进行解释,以取得行业发展现状、变化趋势等方面的情报。主要包括专利区域分布分析、主要竞争对手分析、重点专利技术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分析和核心专利分析等。专利分析结果显示,与艾滋病疫苗相关的专利达907项。从艾滋病疫苗专利申请发展态势分析看,随着年度变化,艾滋病疫苗专利的申请数量有升有降,但总体来说,艾滋病疫苗专利的申请数量呈上升趋势;从艾滋病疫苗专利区域分布情况看,美国、法国、日本、英国掌握了绝大部分艾滋病疫苗专利;从艾滋病疫苗领域重要申请机构分析看,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杜克大学、默克公司、康诺特公司和巴斯德研究所不仅专利申请总量靠前,专利质量也非常优越,涉及的技术类别也较宽泛,是艾滋病疫苗研发领域的主导者;从艾滋病疫苗专利技术领域分布分析看,相关技术分类主要分布在A61K、C07K、A61P、C12N这几个大类,即涉及医药配置品、药物治疗活性、微生物、酶等应用领域,其中以含有抗原或抗体的医药配置品和涉及多肽的相关领域为主,同时,A61K、C07K和C12N这三大类相关的专利申请数量增长明显,一直处于快速上升态势,专利申请活跃,是艾滋病疫苗研发中的大热方向,而预防性艾滋病疫苗也是研发者的主要研究方向,另外,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也以C12N、A61P、A61K和C07K这四个大类技术主题的研究方向为主;从核心专利分析看,专利的基础性和涉及的关键技术是成为核心专利的必要因素。而基因工程技术则是目前疫苗研发中研究者最为关注的技术,也是很多核心专利涵盖的技术。欧洲、美国、法国掌握着艾滋病疫苗研发的核心技术。其中美国的基因泰克公司和法国的巴斯德研究所都是核心专利的重要持有者。从以上分析结果得出的结论是艾滋病疫苗研发仍处于发展期,专利申请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美国、欧洲、中国和日本是艾滋病疫苗的重要市场,同时也掌握着核心技术,建议我国的研发机构将重要的艾滋病疫苗专利申请在以上市场布局;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杜克大学、默克公司、巴斯德研究所和康诺特公司是疫苗研发领域的主要竞争者,在5个技术主题都有所发展,建议这些研发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专利优势寻找潜在的合作伙伴,共同研发艾滋病疫苗;疫苗技术分类主要分布在A61K、C07K、A61P、C12N这几个大类,涉及的技术发展迅速,专利申请数量增长明显,其中以含有抗原或抗体的医药配置品和涉及多肽的相关领域为主,是疫苗研发的大热方向,建议研发人员继续关注这些大类涉及的技术发展的方向,追踪艾滋病疫苗领域研发热点;基因工程技术是艾滋病疫苗研发的核心技术,而美国的基因泰克公司和法国的巴斯德研究所是核心专利的重要持有者,建议其可与相关基因公司或有研发实力的医药公司合作,也可转让相关专利技术,将科技成果转化,各取所需。
【关键词】:艾滋病疫苗 专利分析 艾滋病病毒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药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392;G306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前言10-14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2
- 1.2.1 研究目的11-12
- 1.2.2 研究意义12
- 1.3 研究内容12-13
- 1.4 研究创新点13-14
- 1.4.1 角度上的创新13
- 1.4.2 平台上的创新13
- 1.4.3 内容上的创新13-14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4-27
- 2.1 艾滋病疫苗相关理论14-21
- 2.1.1 艾滋病疫苗种类14-17
- 2.1.2 研发现状17-19
- 2.1.3 面临的挑战19-21
- 2.2 专利分析相关理论21-26
- 2.2.1 专利分析产生背景22
- 2.2.2 专利分析方法22-26
- 2.2.3 专利分析意义26
- 2.3 本章小结26-27
- 第三章 研究设计27-30
- 3.1 研究方法27
- 3.2 技术路线27-28
- 3.3 数据获取28-30
- 3.3.1 数据来源28
- 3.3.2 分析工具28
- 3.3.3 检索策略28-29
- 3.3.4 检索结果29-30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30-41
- 4.1 艾滋病疫苗专利申请发展态势分析30-31
- 4.2 艾滋病疫苗专利申请区域分布分析31-32
- 4.3 艾滋病疫苗领域重要申请机构分析32-34
- 4.3.1 专利申请机构分布分析32-33
- 4.3.2 高被引专利的专利权人分析33-34
- 4.4 艾滋病疫苗专利技术领域分布分析34-38
- 4.4.1 IPC分类分布情况34-35
- 4.4.2 技术分类的年度变化35-36
- 4.4.3 技术分类的区域分布36-38
- 4.5 核心专利分析38-41
- 4.5.1 专利引用分析38-39
- 4.5.2 同族专利分析39-41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41-44
- 5.1 研究结论41-42
- 5.2 研究展望42-43
- 5.3 研究不足43-44
- 参考文献44-4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47-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鹿侠;联合国专家说目前还未找到抗艾滋病疫苗[J];口岸卫生控制;2000年02期
2 木易;艾滋病疫苗开发亟待加强[J];世界科学;2000年02期
3 ;美艾滋病疫苗研究获新进展[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年06期
4 史久华;艾滋病疫苗研制新进展[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1年01期
5 曹明兰;谨慎乐观的艾滋病疫苗前景[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2年06期
6 静雨;;艾滋病疫苗开发费用急需增加[J];国外医学情报;2002年10期
7 ;我国首次研制出艾滋病疫苗[J];北京档案;2002年01期
8 ;卫生部专家组:预计8年内艾滋病疫苗问世[J];WTO经济导刊;2003年01期
9 ;艾滋病疫苗未能“出炉”[J];WTO经济导刊;2003年01期
10 ;艾滋病疫苗开发出师不利[J];当代医学;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文波;;艾滋病疫苗研究现状[A];第五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李媛媛;凌媛;马志新;徐静;;重组痘苗病毒艾滋病疫苗细胞免疫检测方法的优化[A];2011中国生物制品年会暨第十一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吕秋军;卞广兴;温利青;郭绍明;徐锦云;鲍作义;;口服艾滋病疫苗(HIV-BPV假病毒)在食蟹猴的免疫毒性/免疫原性试验[A];2006年全国药物毒理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张应玖;金宁一;王宏伟;金洪涛;江文正;沈家骢;;HIV-2gp105基因5′区对其在Pichia pastoris中表达的影响[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玉;我国研究艾滋病疫苗为时未晚[N];科技日报;2002年
2 王艳红、何静;呼吁大力开发艾滋病疫苗[N];人民日报;2004年
3 朱玉;我国研究艾滋病疫苗为时未晚[N];中药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秦军 毛传来 通讯员 吴剑丙;艾滋病疫苗离我们有多远[N];浙江日报;2003年
5 嵇旭东;艾滋病疫苗问世还须过两关[N];大众卫生报;2006年
6 荆晶;艾滋病疫苗试验取得进展[N];人民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赖强;艾滋病疫苗进退维谷[N];医药经济报;2007年
8 军事医学科学院全军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 李昌;艾滋病疫苗研制的破冰之路[N];健康报;2009年
9 ;艾滋病疫苗商机期待变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10 记者 姚琳;国产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进展顺利[N];广西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秦雪梅;艾滋病疫苗专利分析[D];广东药科大学;2016年
2 范文瑾;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用于RV144艾滋病疫苗研究的可行性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3 马秀昌;新型艾滋病疫苗控制SIV病毒感染恒河猴的保护机制探索[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4 刘浩;SIVmac239和SHIV_(CHN19P4)新方法感染中国恒河猴及艾滋病疫苗免疫效果评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707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570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