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数据价值鉴定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6 12:17
本文关键词:科学数据价值鉴定研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世界各地的科研机构或社会机构每天都会产生海量科学数据,这就对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管理大量科学数据。保留全部的科学数据势必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科学数据数量非常庞大的情况下,因此科学数据价值鉴定活动在此时就显得非常必要,而任何实践活动都需要通过理论来指导,这就亟需我们完善科学数据价值鉴定的相关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并做好鉴定工作。 本文在参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充分参考与借鉴了不同领域专家学者在其各自领域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首先介绍了此论文撰写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相关理论基础,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在科学数据价值鉴定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实践进展,从科学数据已有的相关理论出发,简要介绍了科学数据的定义,特点,详细分析了科学数据所具有的价值,并指出对科学数据价值进行鉴定的必要性;然后,以档案价值鉴定理论为基础,完善了科学数据价值鉴定自身的原则与标准,并对其做出了系统分析。科学数据价值鉴定工作需要有相应的依据,从宏观来说要有科学数据价值鉴定原则方面的支持,从微观方面来看,必须完善科学数据价值鉴定标准。笔者总结各方面学者的研究成果,借鉴档案学相关理论,并加上自己对科学数据价值鉴定工作的理解,认为科学数据价值鉴定原则包括:全面性原则,历史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即逝性原则。而科学数据价值鉴定标准则包括:科学历史与经济价值标准;数据质量标准,主要指准确可靠性,非冗余性,元数据完整性;内容标准,主要包括唯一性,可用性;成本收益标准,指保存成本,替代成本;相对价值,包括与保管机构任务相关性,数据相对完整性;此外还存在科学数据不被接受的标准,指的是法律道德限制性。这是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对判断科学数据价值具有很大作用。当然,科学数据价值鉴定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总会有一些新的情况出现。比如,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电子环境和信息环境所发生的变化,科学数据价值鉴定标准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来解决这些新问题;最后,引入IDEF0模型理论,将科学数据价值鉴定工作作为一个体系进行分析,并利用IDEF0模型这个工具对其进行建模,使价值鉴定工作的内部关系与外界关系更加清楚明了,达到对科学数据进行高效鉴定的目的,有利于科学数据价值的实现。本文将IDEF0模型引入科学数据价值鉴定系统中,构建了科学数据价值鉴定系统的IDEF0模型,对科学数据价值鉴定流程进行分析,为科学数据价值鉴定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理论依据。该模型可为以后继续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数据价值鉴定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仅仅重视是不够的,还要有相关理论跟上实践的步伐并指导实践的进行。而且这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进程,需要档案学方面,计算机方面等学科方面不断进行交流与融合,真正在理论和技术上实现突破,使得科学数据价值鉴定工作能够高效进行,最终实现科学数据价值,为社会各界提供其所需要的科学数据。
【关键词】:科学数据 价值鉴定 IDEF0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30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7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研究思路及框架13-15
- 1.2.1 研究思路13-14
- 1.2.2 研究框架14-15
- 1.3 本文创新点15-17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17-27
- 2.1 档案鉴定理论17-19
- 2.1.1 对档案价值的认识17
- 2.1.2 对鉴定原则的规定17-18
- 2.1.3 对鉴定标准的制定18-19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19-27
- 2.2.1 科学数据内涵19-20
- 2.2.2 科学数据分类20
- 2.2.3 科学数据价值分析20-21
- 2.2.4 科学数据价值鉴定主体21
- 2.2.5 科学数据价值鉴定标准21-23
- 2.2.6 科学数据价值鉴定过程23
- 2.2.7 科学数据价值鉴定时机23-27
- 第3章 科学数据价值鉴定原则与标准27-41
- 3.1 科学数据概述27-31
- 3.1.1 科学数据内涵与特点27-29
- 3.1.2 科学数据分类29
- 3.1.3 科学数据价值分析29-31
- 3.2 科学数据价值鉴定原则31-34
- 3.2.1 全面性原则31-32
- 3.2.2 历史性原则32
- 3.2.3 效益性原则32-33
- 3.2.4 差异性原则33
- 3.2.5 即逝性原则33-34
- 3.3 科学数据价值鉴定标准34-41
- 3.3.1 科学历史与经济价值35-36
- 3.3.2 数据质量36-37
- 3.3.3 内容标准37
- 3.3.4 成本收益标准37-39
- 3.3.5 相对价值39
- 3.3.6 法律道德限制性39-41
- 第4章 科学数据价值鉴定流程41-47
- 4.1 科学数据价值鉴定主体41
- 4.2 科学数据价值鉴定流程41-47
- 4.2.1 待鉴定科学数据确定42-44
- 4.2.2 鉴定小组确定44
- 4.2.3 鉴定建议形成44-45
- 4.2.4 鉴定结果确立45-47
- 第5章 科学数据价值鉴定 IDEF0 模型47-55
- 5.1 IDEF0 模型概述47-48
- 5.2 科学数据价值鉴定 IDEF0 模型构建48-55
- 5.2.1 IDEF0 模型的构建思路及其功能48-49
- 5.2.2 科学数据价值鉴定 IDEF0 模型分析49-55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55-59
- 6.1 研究过程55
- 6.2 研究结论55-56
- 6.3 研究展望56-59
- 参考文献59-63
- 作者简介63-65
- 致谢65-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首臻;龚时雨;傅俭毅;;基于IDEF0模型的装备维修规划流程[J];兵工自动化;2006年12期
2 刘晓岚;档案价值鉴定的原则与标准[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3 陈遵银,葛银茂;航空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分析[J];航空计算技术;2001年04期
4 李晓燕;专题报快速成形网络化制造系统的IDEF0建模[J];机械制造;2004年11期
5 刘传林;;基于STEP法和IDEF0模型的小城镇交通规划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09年12期
6 邓君;宋文凤;;科学数据价值鉴定研究进展[J];情报科学;2012年06期
7 张家祥,方凌江,翟娜;基于IDEF0的C~4ISR体系结构产品设计[J];现代防御技术;2004年06期
8 江洪;钟永恒;;国际科学数据共享研究[J];现代情报;2008年11期
9 郭明航;李军超;田均良;;我国科学数据共享管理的发展与现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孙九林;科学数据资源与共享[J];中国基础科学;2003年01期
本文编号:5763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576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