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政府科技投入实践的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6 11:16
本文关键词:绵阳市政府科技投入实践的案例研究
【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很大程度又依赖于政府的科技投入,现实中,政府科技投入在面临的难题在于:一方面是在投入不足前提下,有限科技投入无法实现效率与效果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是在使用了超量的科技投入资源,却无法产出相应的优质科技公共产品和提供有效科技公共服务,进而造成了对公共资源的浪费和公共利益的损害。 本课题在研究国内外现状基础上,以绵阳市地方政府的科技投入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从完善科技投入和自主创新体系,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利用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注重突破重点领域,加快科技创新研究与发展活动平台建设;加快创新环境建设,增强科技自主创新驱动四个方面对绵阳市投入方式进行了归纳总结。然后从加大对企业的科技投入,突出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突出军民融合发展特色,,加快自主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培育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优势产业集群,增强自主创新动力;强化五大创新,着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对绵阳市政府科技投入内容进行了梳理。最后从科技园区建设逐步深入,技术创新平台搭建初成,创新技术成果逐步展现,人才建设得到增强四方面论述了目前绵阳市科技投入取得的成效。最终通过前期的调研和分析,对目前绵阳市科技投入路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概况,主要是科技投入总量不足,投资项目储备基础工作不足,管理链条缺失,政府科技投入引导性不足,政府科技投入监管没有完全到位。 通过总结分析绵阳科技投入路径的缺失和不足,本文主要从完善科技投入路径的启示及借鉴方面探讨了今后政府改善投入路径及建议,借鉴国内外政府科技投入的经验——专业化集中管理、权责对等、增强透明度、设立中介组织等,从多个方面探讨了政府科技投入的路径,以期为绵阳科技投入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改善和优化绵阳科技环境,促进科技自主创新和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科技投入 实践 案例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322.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1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5
- 1.1.1 研究背景11-14
- 1.1.2 研究意义14-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8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5-17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7-18
- 1.3 研究内容18-19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19-21
- 1.4.1 研究思路19
- 1.4.2 研究方法19-21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21-25
- 2.1 基本概念界定21-22
- 2.1.1 科技投入的定义21
- 2.1.2 科技投入的内容特征21-22
- 2.2 理论基础22-25
- 2.2.1 公共产品理论22
- 2.2.2 市场失灵理论22-23
- 2.2.3 公共选择理论23-25
- 第三章 绵阳市科技投入实践的案例描述25-33
- 3.1 绵阳市科技投入现状25-28
- 3.1.1 绵阳市政府科技投入主体25
- 3.1.2 绵阳市政府科技投入模式25-27
- 3.1.3 绵阳市政府科技投入方向27-28
- 3.2 绵阳市科技投入实践的成效28-30
- 3.2.1 科技园区建设逐步深入28-29
- 3.2.2 技术创新平台搭建初成29
- 3.2.3 创新技术成果逐步展现29
- 3.2.4 人才建设得到增强29-30
- 3.3 绵阳市科技投入实践的问题和不足30-33
- 3.3.1 科技投入总量不足30
- 3.3.2 投资项目储备基础工作不足30-31
- 3.3.3 管理链条缺失31
- 3.3.4 政府科技投入引导性不足31-32
- 3.3.5 政府科技投入监管没有完全到位32-33
- 第四章 绵阳市科技投入实践的制约因素分析33-36
- 4.1 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力度因素分析33-34
- 4.2 政府投资管理方式改革理念的创新因素分析34
- 4.3 政府科技投入措施的基础判定标准因素分析34
- 4.4 政府科技投入管理法制化建设因素分析34-35
- 4.5 政府产业投资方式的创新因素分析35
- 4.6 考评监督机制的因素分析35-36
- 第五章 绵阳市科技投入实践的借鉴与启示36-43
- 5.1 绵阳市科技投入实践的借鉴36-40
- 5.1.1 国内科技投入实践的借鉴36-37
- 5.1.2 国外科技投入实践的借鉴37-40
- 5.2 绵阳市科技投入实践的启示40-43
- 5.2.1 积极构建企业为主体、新兴产业为主线的创新体系40
- 5.2.2 推进军民融合与科技招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40-41
- 5.2.3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41
- 5.2.4 组织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扶持计划,夯实基础建设41
- 5.2.5 突出新品种选育及中医药现代化,推进新农村建设41-42
- 5.2.6 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拓宽新兴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42
- 5.2.7 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环境,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保障42-43
- 第六章 结论43-44
- 致谢44-45
- 参考文献45-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喜;;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J];财经论丛;2010年04期
2 蓝伟东,陈昭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地方政府科技投入能力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5年05期
3 李硕;;发达国家政府科技投入的经验及借鉴[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章新蓉;;政府对企业科技投入方式的制度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5 吕忠伟;袁卫;;财政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05期
6 张军果;任浩;谢福泉;;项目后评价视角下的财政科技项目绩效评估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02期
7 何立胜,王萌;政府行为外部性的测度与负外部性的内部化[J];学术研究;2004年06期
8 包国宪;董静;郎玫;王浩权;周云飞;何文盛;;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价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甘肃模式的解析[J];行政论坛;2010年04期
9 刘凤朝;孙玉涛;;我国政府科技投入对其他科技投入的效应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年06期
10 张青;陈丽霖;;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测度模型的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年05期
本文编号:576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576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