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我国公共研发机构资助绩效评价及改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6 17:20

  本文关键词:我国公共研发机构资助绩效评价及改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研发机构 资助绩效评价 资助模式 层次分析法


【摘要】:公共研发机构存在的必要性和政府资助的不可或缺性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科学资助、不需要绩效评价。相反,为了实现国家有限稀缺资源的合理利用、国家战略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更需要科学的绩效评价。 首先,本文在阐述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以及论文赖于立足的相关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公共研发机构资助与绩效评价的大量文献资料,确定了本文研究的知识视角和分析路径。接着深入分析我国公共研发机构资助的相关理论,例如我国公共研发机构的资助类型、资助要素、资助工具及资助工具创新方向的研究;并探究公共研发机构的生存逻辑、资助形式变与不变之间的逻辑关系,为深入分析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其次,分析了我国公共研发机构资助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其行为博弈过程;构建了我国公共研发机构资助绩效评价原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不同价值导向和绩效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确定了各层级指标的相应权重及模糊判断隶属度函数。 然后,,以我国公共研发机构CF设计研究所的数据以及大量相关资料,通过咨询专家、问卷调查确定权重和相关定性定量指标,进行CF设计研究所创新绩效导向和核心竞争力导向下的资助绩效实证分析与研究,得出了符合该机构实际情况的评价结论。 最后,在分析我国公共研发机构现有资助问题的基础上,从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创新绩效评价组织机制、创新公共研发资助行为、强化服务环节和建立多元的公共研发机构资助模式等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共研发机构资助绩效改善对策。
【关键词】:公共研发机构 资助绩效评价 资助模式 层次分析法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3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39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0-13
  • 1.1.1 选题背景10-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基本概念13-18
  • 1.2.1 研发13
  • 1.2.2 公共研发机构13-17
  • 1.2.3 资助模式17
  • 1.2.4 绩效评价17-18
  • 1.3 国内外公共研发资助及绩效评价综述18-36
  • 1.3.1 关于公共研发机构资助研究综述18-27
  • 1.3.2 关于公共研发机构绩效评价综述27-36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36-38
  • 1.4.1 研究内容及框架36-37
  • 1.4.2 研究方法37-38
  • 1.5 本章小结38-39
  • 第二章 我国公共研发机构资助的相关理论39-56
  • 2.1 我国公共研发机构资助类型39-40
  • 2.2 我国公共研发机构资助要素40-43
  • 2.2.1 公共研发机构资助主体40-41
  • 2.2.2 我国财政科技研发投入规模41-42
  • 2.2.3 我国科研经费支出的主要执行部门42
  • 2.2.4 我国科研经费资助的活动类型42-43
  • 2.3 我国公共研发机构各类资助政策工具及评价43-46
  • 2.3.1 直接资助43-44
  • 2.3.2 拟成果购买44
  • 2.3.3 契约(合同)外包44-45
  • 2.3.4 使用者付费45
  • 2.3.5 行政干预45-46
  • 2.3.6 法规管制46
  • 2.3.7 税收优惠46
  • 2.4 我国公共研发机构资助工具创新方向46-47
  • 2.4.1 竞争工具46-47
  • 2.4.2 重新私有化或民营化47
  • 2.4.3 自由化47
  • 2.5 公共研发机构资助的渐变性分析47-49
  • 2.5.1 不变的国家意志与变化的政府责任47-48
  • 2.5.2 不变的绩效目的与变化的绩效导向48
  • 2.5.3 不变的利益需求与变化的公众需求48-49
  • 2.5.4 不变的竞争法则与变化的竞争重心49
  • 2.5.5 不变的评价需求与变化的评价内容49
  • 2.6 公共研发机构生存逻辑49-54
  • 2.6.1 R&D 活动“市场失灵”与“溢出”效应49-50
  • 2.6.2 公共研发活动的经济效应50-52
  • 2.6.3 公私研发机构之间博弈关系52-53
  • 2.6.4 公共研发机构与政府之间委托代理关系53
  • 2.6.5 新公共管理运动53-54
  • 2.7 本章小结54-56
  • 第三章 我国公共研发机构资助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其行为博弈56-70
  • 3.1 公共研发机构与政府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特殊性57-59
  • 3.2 政府和公共研发机构委托代理行为的表现形式59-60
  • 3.2.1 政府的代理与委托行为59-60
  • 3.2.2 公共研发机构的代理与委托行为60
  • 3.3 对委托代理行为的多重约束60-62
  • 3.4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博弈分析62-69
  • 3.4.1 科研经费申请中的逆向选择问题与信号博弈62-64
  • 3.4.2 公共研发委托代理中的道德风险问题64-67
  • 3.4.3 公共研发中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67-69
  • 3.5 本章小结69-70
  • 第四章 我国公共研发机构资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70-94
  • 4.1 我国公共科研机构概况70-71
  • 4.2 我国公共研发机构资助绩效评价原则71-72
  • 4.3 我国公共研发机构资助绩效评价体系构建72-91
  • 4.3.1 服务质量导向下的我国公共科研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72-80
  • 4.3.2 经济效益导向下的我国公共研发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80-82
  • 4.3.3 社会责任导向下的我国公共研发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82-86
  • 4.3.4 创新绩效导向下的我国公共研发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86-88
  • 4.3.5 核心竞争力导向下的我国公共研发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88-91
  • 4.4 评价方法选择与评价权重确定91-93
  • 4.5 本章小结93-94
  • 第五章 我国公共研发机构资助绩效评价实证分析94-103
  • 5.1 权重设置及其验证95-97
  • 5.2 创新绩效导向下 CF 设计研究所资助绩效评价指标97-100
  • 5.3 核心竞争力导向下 CF 设计研究所资助绩效评价100-102
  • 5.4 本章小结102-103
  • 第六章 我国公共研发机构资助绩效改善对策103-114
  • 6.1 我国现行公共研发机构资助存在的问题103-105
  • 6.1.1 政府直接管理易于引发政事不分问题103
  • 6.1.2 主体投入稳步增长但仍显不足103-104
  • 6.1.3 “项目申报制”模式可能诱致经费使用效率低下104
  • 6.1.4 科研资助法律保障缺乏导致资助“合法性”的流失104-105
  • 6.2 改善对策105-113
  • 6.2.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105-107
  • 6.2.2 创新绩效评价组织体制,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107-109
  • 6.2.3 创新公共研发资助行为109
  • 6.2.4 改进公共研发机构服务质量109-111
  • 6.2.5 建立多元公共研发机构资助模式111-113
  • 6.3 本章小结113-114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114-116
  • 7.1 全文总结114-115
  • 7.2 研究展望115-116
  • 参考文献116-124
  • 致谢124-125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125-126
  • 附录126-1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明;国家创新系统思想及其启示[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娄成武,尹涛;论政府在公共服务民营化中的作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朱玉梅;科研部门刻意结存科研经费令人忧虑[J];湖北财税;2000年09期

4 臧春荣;地方科学基金资助创新项目的几点建议[J];福建农业科技;2004年05期

5 李越恒;;基于委托代理的高校教师学术寻租行为的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2008年11期

6 S.凯斯基南;H.西利雅斯;黄育馥;;研究结构和研究资助的学科界限变化——欧洲8国调查[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7 祝伟伟;;德国科研资助体系的现状[J];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8 W.R.布罗迪;信;;西方失去资助基础研究的意向[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9 于成永;施建军;;研发模式选择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一个研究综述[J];经济管理;2006年19期

10 姚洋,章奇;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10期



本文编号:577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577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0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