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默知识理论对科学传播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缄默知识理论对科学传播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启示
【摘要】:英国哲学家波兰尼首次提出"缄默知识"这一概念,科学传播从诞生开始就与缄默知识密切相关,缄默知识理论为我们反思科学传播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对科学传播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决策协调创新中心;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波兰尼 缄默知识 科学传播 创新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文军主持,编号为13&ZD043)的阶段性成果 同时也是中国科协科普专项课题“高校教育科普资源开发开放的案例研究及对策建议”(黄时进主持,编号为2013KPS1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206;G301
【正文快照】: 科学传播,可理解为:科学共同体和公众通过“平等”与“互动”的沟通,通过各种有效的媒介,将人类在认识自然和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科学、技术及相关的文化知识,在包括科学家在内的社会全体成员中传播与扩散,引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来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正伟,刘兵;公众理解科学的理论研究:约翰·杜兰特的缺失模型[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3年03期
2 刘兵,李正伟;布赖恩·温的公众理解科学理论研究:内省模型[J];科学学研究;2003年06期
3 郁振华;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08期
4 黄时进;从传统科普到公众理解科学的哲学背景解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华伟;;缄默知识理论研究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启示[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余达淮;程广丽;;波兰尼默会认识论与波普尔进化认识论之比较[J];北方论丛;2012年02期
3 熊淑英;;意会知识显性化的意义及其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2期
4 舒志定;;个人知识与人本教育观透析——波兰尼《个人知识》合法性的一种阐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5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6 陈向明;;理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1期
7 毛华栋;章晓佳;;基于电子产品消费的当代中国消费主义文化初探[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李治飞;董朝菊;张放;鲁玉洋;吴涛;陈云;;论科技期刊的易读性及其构建[J];编辑学报;2008年02期
9 翟杰全;;科技公共传播:知识普及、科学理解、公众参与[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熊燕飞;高嵘;;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人知识作用的解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名宇;;试从一个注释来解读库恩的“范式”——论范式优先性和意会知识的相似性[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郭春霞;张启良;;隐性知识与军校学报编辑能力的提升[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Ⅳ)——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5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勇;;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贺善侃;;论创新思维的群体组织环境[A];《思维科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郁振华;;默会知识和学术传统[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6 蔡志栋;;试论非宗教运动的思想史意义[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7 章益国;;对“通识”的三种误解[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8 曹昱;;公众理解科学理论发展研究——对约翰·杜兰特的“民主模型”的反思[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9 达月珍;;气象科普的多元语境[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加强气象科普能力建设,推动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10 王亮;;模仿——西部欠发达地区媒介发展的有效战略[A];首届中国传媒经济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惠峗;组织隐性知识共享的管理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漆捷;意会知识及其表达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李莉;内隐知识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剑虹;自然与自由:庄子身体观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方统法;组织设计的知识基础论[D];复旦大学;2003年
7 阎建军;长期利润模型及其在养老基金参与公司治理中的应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8 赵乐静;可选择的技术:关于技术的解释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9 尹兆鹏;科学传播的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周海炜;战略管理中的企业谋略及动作机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振;突发性灾难事件下的科学传播机制探讨[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李健;从《天使与魔鬼》的科学传播影响透视科学形象重塑[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3 马曙;广州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科普公共政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孙灵希;后现代视角下组织隐性知识创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杨文娇;教师个人理论形成的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牛佳;基于优质课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量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雅;一位初中数学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形成的生活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相鹏飞;IT领域知识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西北大学;2011年
9 王玉;我国报刊中类科学内容传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周福良;基于SECI模型的研究生隐性知识获取与转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平生;;编辑缄默知识的生成转化[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2 卢宁,卢辉炬;虚拟现实与缄默知识的获得[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陈明青;;教师缄默知识与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变革[J];现代教学;2014年12期
4 彭芳梅;唐福华;;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师专业缄默知识显性化策略初探[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赵亿;;缄默知识的传播与获得——以新闻教学中的“模拟职业化训练”为例[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6 张泽宽;;基于知识分类的技能培养策略[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04期
7 孙华;;新闻案例教学与缄默知识的传播[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林三芳;;缄默知识视域下的文学类课程的价值取向——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中国文学课程为例[J];时代教育;2013年03期
9 孙华;;新闻案例教学中缄默知识的显性化[J];国际新闻界;2009年01期
10 杨兆敏;;分享“缄默知识”的制度保证[J];当代劳模;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颜艳;;缄默知识与音乐教学[A];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涵慧;姚梅林;;职校生的缄默知识现状功能及其对专业自评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彭以松;聂衍刚;;论青少年实践智力与缄默知识关系以及缄默知识的结构模型[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 陈柳钦;缄默知识是集群创新不可或缺的变量[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明;缄默知识面面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翠莲;缄默知识、传统智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D];济南大学;2008年
2 张丽丽;教师缄默知识及其显性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东娜;缄默知识观下的教学设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新民;论教师的缄默知识及其隐性教育观念的更新[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春红;缄默知识理论对语文教学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侯燕;缄默知识视角下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形成机制及其应用[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7 栾新蕾;缄默知识视野下的操作学习[D];扬州大学;2011年
8 张伟;教师共同体内缄默知识的转化与共享[D];湖北大学;2014年
9 布塔娜;初中生物理缄默知识显性化教学策略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10 吕曼曼;数学证明过程中缄默知识的获得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190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619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