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中国储能技术的科学能力测度与国际比较

发布时间:2017-08-11 14:34

  本文关键词:中国储能技术的科学能力测度与国际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储能技术 科学产出 科学影响力 科学合作网络 研究主题


【摘要】:储能技术是引领人们走向绿色清洁低碳新未来的关键一环。为了全面了解并定位中国在储能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和社会网络分析及可视化方法,从多维度和长时间跨度的视角综合测度中国在储能技术领域的科学能力并进行国际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领域科学产出呈现显着增长;美国的科学产出与科学影响力都处于优势地位;中国科学产出位居榜首,但其科学影响力却相对不足;美国一直占居跨国家/地区科学合作网络的中心,中国逐渐成为合作网络的重要成员;"相变储能"、"超导磁储能"、"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储能材料"等是储能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
【作者单位】: 山东工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山东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储能技术 科学产出 科学影响力 科学合作网络 研究主题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672103) 山东工商学院博士启动基金(BS201523)资助
【分类号】:G321
【正文快照】: 1引言 当今社会,能源短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新能源备受关注。然而,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新能源如风电、光电等存在不连续、不稳定、不可控等问题[1]。在新能源领域,素有“能源问题即是储能问题”的共识,储能也被称为“能源最后一公里”[2]。储能在电力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琴;;储能电站的大容量储能方式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16期

2 李钇里;;浅谈风轮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3年06期

3 秦伟;;新型储能 能量魔方[J];装备制造;2009年06期

4 周晓晴;;赛迪经智新能源汽车与储能系列研究在京发布[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3年03期

5 李留宇;;德国专家谈能源转型中储能技术的作用[J];国际融资;2014年04期

6 舟丹;;我国储能技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J];中外能源;2012年02期

7 殷红玉;;浅谈智能电网中的储能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2年04期

8 杨卫东;姚建国;杨胜春;;储能技术对未来电网发展的作用分析[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12年02期

9 刘坚;;大规模储能技术前景[J];中国投资;2013年08期

10 黄燕婷;;储能的价值与使命——首届中国储能产业发展国际峰会在京举行[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时杰;;储能技术——一种在未来电气工程学科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技术[A];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武汉电工技术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2013年储能技术研发动态[A];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中小型风能设备与应用》(2014年第3期)[C];2014年

3 王文亮;秦明;刘卫;;大规模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4 张建兴;;大规模电池储能技术的发展机遇与挑战[A];第二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王保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推动储能产业发展[A];第一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2014年

6 鄂宝民;黄旭;庞立军;陈昀;支伟;;先进储能技术在环渤海风电发展中的应用前景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陆志刚;刘怡;雷金勇;陈满;陈磊;李达;;电池储能在电力系统应用和技术经济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关于组织编撰《中国储能年鉴》的通知[A];储能的价值与使命——2011首届中国储能产业发展国际峰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来小康;;储能技术的近期研究工作[A];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张祖平;刘思革;梁惠施;;电力储能在不同电压等级配电网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早报记者 陈静思;“储能产业应纳入新能源规划”[N];东方早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房田甜 实习记者 董乐;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储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林朔:“不能评断哪种储能技术前景最好”[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3 本报记者 梁宵;资本加单储能待补贴[N];中国经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段逸倩;储能下一步:商业化[N];中国电力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王荣;我国储能产业发展面临四大制约[N];中国证券报;2012年

6 记者 陈其珏;储能产业6000亿市场有待撬动[N];上海证券报;2012年

7 MEB记者 张兰;2012储能国际峰会探讨储能商业模式[N];机电商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吴松;储能产业起步 商业模式有待突破[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9 主持 中国电力报社《电气周刊》编辑部主任兼主编 路晓冰;我国储能产业大规模应用为时尚早[N];中国电力报;2012年

10 王明冲 红炜 李伟;“系统”理念成就储能明星[N];中国能源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姝;储能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时的协调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张熙;大规模储能与风力发电协调优化运行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闫晓磊;储能飞轮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4 武震;分布式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5 于雅莉;储能飞轮动发一体机电磁关键问题及温度场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6 张野;微网中电池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7 方家琨;超导磁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稳定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施琳;含新能源的独立电网储能容量配置和运行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9 于們;基于混合储能的风电场实时功率调控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尚;实现风电场自律的调控与配置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杨永旭;计及储能的风电场可靠性评估[D];山东大学;2015年

3 黄腾;集中充电站电池储能系统并网影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吴小刚;配网储能系统的规划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刘大川;基于脆弱性理论的主动配电网储能规划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6 胡鹏;储能电站监测控制软件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田吉鹏;基于混合储能的双馈风机运行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胡志远;基于储能的风电功率平抑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林阿依;屋顶光伏与储能一体化发电系统设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10 张峰;高压级联储能功率转换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566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6566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6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