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我国绿色专利发展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3 07:13

  本文关键词:我国绿色专利发展路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绿色专利 态势分析 层次分析 路径选择


【摘要】: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全球掀起了一股绿色发展的浪潮,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将绿色技术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作为一种应对气候问题的专利手段,“绿色专利”概念的提出为专利的可持续发展和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绿色专利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绿色专利的界定、检索策略,绿色专利的制度构建、加速审查、强制许可,绿色专利的共享机制及未来发展趋势如跨国转移相关研究等。大部分的研究较多关注于法律及理论意义上的探讨,而研究方法也多以定性为主。因此,为了理清和衡量绿色专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起我国绿色专利的发展战略,采取系统性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绿色专利现阶段所面临的态势环境出发,结合绿色技术的内在特征,综合运用绿色增长、专利法“绿化”、AHP-SWOT分析等理论,采用理论分析、文献分析、专利分析、SWOT分析、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政策文本内容分析等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绿色专利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证。文章首先论述了我国绿色专利发展的背景,全文写作的技术路线、难点与创新点,以及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动态趋势。随后阐述了绿色技术、绿色专利等相关概念及特点,并在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绿色专利在发展经济、解决气候变化等问题中的作用。通过分析我国绿色专利发展的现状并比照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实践,采用政策工具文本分析法、专利定量分析法和定性态势分析等方法,构建了复杂SWOT分析模型。依据该模型剖析我国绿色专利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得出关键分析因子,明确了我国绿色专利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在综合运用层次分析与态势分析的基础上,遵循分析结果构建我国绿色专利发展的AHP-SWOT战略选择层次模型,并结合专家评估法、四维坐标系战略重心定位法等定量的分析方法,利用yaahp10.4分析软件对各要素进行权重计算分析,最终得出适合我国绿色专利发展的路径及备选战略。最后,本文得出了如下结论:当前我国绿色专利发展的内部劣势与不足较多,宜选择稳健且立足于国内的调整型发展策略和发展路径;现阶段应将重心放在国内绿色专利基础设施建设上,并充分利用外部机会帮助我国绿色专利获得更好地成长,以期实现绿色专利的跨越式发展,提升绿色技术在国际舞台的竞争力,并与国际社会携手促成气候问题的最终解决。
【关键词】:绿色专利 态势分析 层次分析 路径选择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30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8
  • 1.1 研究背景11-14
  • 1.2 研究意义14-15
  • 1.2.1 理论意义14
  • 1.2.2 现实意义14-15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15-17
  • 1.4 研究创新点17-18
  • 第2章 绿色专利国内外研究综述18-27
  • 2.1 国内研究动态18-22
  • 2.1.1 绿色专利制度的构建19-21
  • 2.1.2 绿色专利发展趋势与策略研究21-22
  • 2.2 国外研究动态22-25
  • 2.2.1 绿色专利与绿色技术的研究23-24
  • 2.2.2 绿色专利发展机制研究24-25
  • 2.3 研究的趋势与不足25-27
  • 2.3.1 研究趋势25
  • 2.3.2 研究不足25-27
  • 第3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27-38
  • 3.1 绿色技术27-28
  • 3.1.1 概念界定27-28
  • 3.1.2 绿色技术的特点28
  • 3.2 绿色专利28-30
  • 3.2.1 概念界定28-29
  • 3.2.2 绿色专利的特点29-30
  • 3.3 相关理论30-38
  • 3.3.1 基于绿色技术的“绿色发展”理论30-32
  • 3.3.2 专利制度“绿色化”理论32-34
  • 3.3.3 AHP-SWOT分析理论34-38
  • 第4章 发达国家绿色专利的相关实践38-43
  • 4.1 构建绿色专利信息平台38-39
  • 4.2 实施绿色专利加速审查制度39-40
  • 4.2.1 绿色技术加速审查程序概览39-40
  • 4.2.2 绿色技术加速审查程序效果40
  • 4.3 绿色专利的跨国转移40-43
  • 第5章 我国绿色专利发展的AHP-SWOT分析43-70
  • 5.1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政策文本内容分析43-49
  • 5.1.1 S1政策总量持续增长且类型多样化46-47
  • 5.1.2 W1绿色政策协同性差47-48
  • 5.1.3 W2绿色专利缺乏国家立法保护48
  • 5.1.4 W3政策工具使用不合理48-49
  • 5.1.5 O1不断深化的国际合作49
  • 5.2 基于文献分析的定性SWOT分析49-55
  • 5.2.1 S2政府对发展绿色专利的重视49-50
  • 5.2.2 S3国内快速增长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50-51
  • 5.2.3 S4越来越多的政府R&D资金投资51-52
  • 5.2.4 W4绿色技术创新支持平台较弱52-53
  • 5.2.5 O2国际成功的实践经验53
  • 5.2.6 O3国外气候相关基金的支持53-54
  • 5.2.7 T1较差的绿色技术国际转移环境54
  • 5.2.8 T2发达国家对绿色技术的各种限制54-55
  • 5.2.9 T3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和诉讼威胁55
  • 5.3 基于专利分析的定量SWOT分析55-62
  • 5.3.1 S5绿色专利申请量的大幅增长56-57
  • 5.3.2 W5绿色专利质量不高57-59
  • 5.3.3 O4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尚处在发展阶段且发展势头良好59-60
  • 5.3.4 T4与国际发展尚存较大差距60-62
  • 5.4 基于AHP-SWOT的我国绿色专利战略路径分析62-70
  • 5.4.1 AHP-SWOT分析法概述62-63
  • 5.4.2 具体构成要素及强度计算63-64
  • 5.4.3 基于AHP确定SWOT因素的权重64-66
  • 5.4.4 计算结果66-68
  • 5.4.5 我国绿色专利发展战略类型的确定68-70
  • 第6章 我国绿色专利发展的战略路径选择70-76
  • 6.1 战略政策建议相对重要性评价70-71
  • 6.2 我国绿色专利发展调整型战略路径71-76
  • 6.2.1 宏观指导战略72
  • 6.2.2 具体策略选择72-76
  • 结论与展望76-77
  • 参考文献77-81
  • 附录81-85
  • 致谢85-86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亚杰;;我国林业高校专利发展与科技创新能力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年12期

2 何萍,郑季良;影响专利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2年04期

3 厉守;国家专利发展战略概念辨析[J];知识产权;2002年03期

4 黄跃雄,吴锡尧,李本祥,梁燕,盛佩珍,何燕玲;广东高校专利发展现状和制度、政策建议[J];高教探索;2002年03期

5 厉宁;国家专利发展战略与国际竞争力关系研究[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06期

6 刘萌芽,邹小强,杨六林,卢克建,谢和锋,黎赔肆;衡阳市专利发展战略初探[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董建忠;山西省高校专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1期

8 刘凤朝,张静,潘雄锋;我国31个省市区专利发展状况分析与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10期

9 董建忠;郑健蓉;;山西省科研院所专利发展现状与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19期

10 董建忠;王琛玮;;山西省专利发展与自主创新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董建忠;;山西省专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A];山西省科技情报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邓军;瞿卫军;武伟;吴悦;毛昊;;中国民营企业专利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3(2005-2006)[C];2006年

3 厉宁;;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专利发展战略关系研究[A];专利法研究(2002)[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科宣;我市有22个项目列入省专利发展资金项目[N];辽源日报;2013年

2 马雄林;强化政府职能 促进专利发展[N];广东科技报;2007年

3 荣定;永定县专利发展势头良好[N];福建科技报;2009年

4 李守运 曹梅;滕州出台专利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5 冉国元;促进专利发展鼓励发明创造[N];广安日报;2010年

6 安怡;安徽出台新政强化专利发展资金管理[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7 记者 汪永安 通讯员 孙刚;专项资金助力专利发展[N];安徽日报;2010年

8 科宣;我市有43个项目列入2010年省专利发展资金项目[N];辽源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周渝利;固锐公司:专利发展锲而不舍[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3年

10 本版撰文 苗红梅 陈军s,

本文编号:6660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6660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d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