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区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摘要】:进入上个世纪年代末,中国经济的增长无论是速度规模质量还是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地位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也暴露出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多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增长但企业和产业竞争力不高的现实国情也说明,科技与经济的关系并没有很好地解决。从根本上说就是我国经济粗放式增长已难以为继,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我国经济的高增长是以较高的劳动消耗较低的劳动效率换来的,这导致了我国经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式增长。从我国经济实现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方式根本转变的客观需要出发,必须综合考虑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问题。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升竞争力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区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是获得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本论文旨在综合运用系统科学、可持续发展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科技与经济协同发展理论与方法,研究区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基本理论、内涵及特点、评价模型。以期对相关研究与评价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有益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界定了区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内涵。本文认为必须从发展度、子系统内部协调度以及系统间的协调度这三方面来综合考虑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状况。并对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特征、目标、约束条件进行全面阐述。应用共生理论分析了区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共生关系,构建了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不协调的互惠共生模型和协调发展的互惠共生模型。通过对模型均衡条件的稳定点进行解析,得出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共生发展的一些结论: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彼此促进的作用是明显的,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协调就是发展不同步,以致供需不对称。在发展不协调的互惠共生模型中,合作的作用大于竞争的作用。(2)利用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相结合的办法筛选指标,并采用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方法,构建了区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全国各省区市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指数,发现各地区的发展趋势是好的,但存在很明显的地域差异,且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分析进一步发现:科技进步加快能够通过正向的溢出效应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作用越加明显,体现了科技对于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经济增长水平的稳步提高对于促进科技进步也具有长期的促进作用。经济增长对科技进步冲击的响应大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冲击的响应。(3)建立了基于DEA方法的子系统内部协调度评价模型,基于距离协调度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度评价模型,在综合考虑协调与发展基础上,提出测度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对中国各省区市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从整体上看在不断趋好。从地域上看呈东强西弱,地区差异明显,但这种差异从2006年开始在缓慢缩小。(4)用Theil指数法分析了东中西三大地域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差异。研究发现,协调水平区域差异2001到2003年呈上升趋势,2003到2006年呈下降趋势,2007年后协调水平区域差异一直保持较低的值。东部地带的Theil指数在三大地带中最大,且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带及二者之和,说明东部的内部差异远超过中、西部地带,发展很不平衡。从变动过程考察,东部地带的Theil指数呈波动特征,但总体上差异份额有缩小趋势。(5)将地区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度作为系统发展效率的评价指标之一,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2001-2012年间各地区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系统发展的综合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发现:各地区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水平的综合效率都较好,且与该地的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有较强的联系。从东中西这三大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的综合效率最高,同样呈东强西弱态势。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利用灰色预测法对全国各地区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作了预测。并从科技投入支撑科技创新对策研究,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对策研究这两方面提出了促进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科技进步 经济增长 协调发展 协调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322.7;F127
【目录】:
- 摘要11-13
- Abstract13-16
- 1 绪论16-22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6-18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8-22
- 1.2.1 研究内容与研究技术路线18-20
- 1.2.2 研究方法20-21
- 1.2.3 创新点21-22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22-34
- 2.1 国外研究综述22-26
- 2.1.1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研究22-23
- 2.1.2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实证研究23-26
- 2.2 国内研究综述26-33
- 2.2.1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26
- 2.2.2 我国科技进步度量方法26-29
- 2.2.3 经济增长对科技进步的影响研究29-30
- 2.2.4 协调发展理论30
- 2.2.5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分析30-33
- 2.3 文献述评33-34
- 3 区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内涵及共生机理34-58
- 3.1 区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内涵34-39
- 3.1.1 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34-36
- 3.1.2 区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内涵36-38
- 3.1.3 区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特征38-39
- 3.2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39-44
- 3.2.1 系统理论39-40
- 3.2.2 自组织理论40-44
- 3.3 区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共生演化模式44-52
- 3.3.1 系统共生理论44-45
- 3.3.2 科技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共生模式45-46
- 3.3.3 区域科技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共生模型分析46-52
- 3.4 我国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现实约束条件52-58
- 3.4.1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不够52-54
- 3.4.2 经济增长对科技进步的保障不足54-55
- 3.4.3 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严重资源生态问题55-58
- 4 区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度58-84
- 4.1 区域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58-67
- 4.1.1 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理论原则59
- 4.1.2 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59-63
- 4.1.3 科技进步评价指标权重的设定方法63-64
- 4.1.4 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64-67
- 4.2 区域科技进步指数的测度67-70
- 4.2.1 区域科技进步指数的测度模型67-68
- 4.2.2 区域科技进步指数的测评结果68-70
- 4.3 区域经济增长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评70-75
- 4.3.1 区域经济增长评价指标体系思路71
- 4.3.2 区域经济增长评价指标的海选71-72
- 4.3.3 区域经济增长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72
- 4.3.4 区域经济增长指数测评值72-75
- 4.4 科技进步指数与经济增长指数的协整分析75-84
- 4.4.1 协整检验理论76
- 4.4.2 科技进步指数与经济增长指数的协整分析76-84
- 5 区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评价模型84-93
- 5.1 区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系统评价指标体系84-85
- 5.2 区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85-90
- 5.2.1 系统协调模型的建模原理85
- 5.2.2 子系统内部协调度模型85-88
- 5.2.3 子系统之间协调度模型88-89
- 5.2.4 区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89-90
- 5.3 区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系统协调度预测模型90-93
- 5.3.1 GM(1,1)预测模型的基本原理90-91
- 5.3.2 GM(1,1)预测模型的检验91-93
- 6 区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调度与协调发展评价实证研究93-121
- 6.1 区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子系统内部协调度评价93-102
- 6.1.1 科技子系统协调度评价结果分析93-97
- 6.1.2 经济子系统协调度评价结果分析97-102
- 6.2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系统间协调度评价102-104
- 6.3 区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度分析104-108
- 6.4 基于Theil指数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108-110
- 6.4.1 Theil指数分解的理论基础108
- 6.4.2 协调发展度的Theil指数分解结果与分析108-110
- 6.5 基于协调性约束的区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系统发展的效率分析110-113
- 6.5.1 经济增长系统协调发展的效率分析110-112
- 6.5.2 科技进步系统协调发展的效率分析112-113
- 6.6 区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度的预测113-114
- 6.7 对策建议114-121
- 6.7.1 科技投入支撑科技创新对策研究115-118
- 6.7.2 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对策研究118-121
- 7 结论与展望121-124
- 7.1 研究结论121-123
- 7.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123-124
- 参考文献124-133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相关科研成果133-134
- 致谢13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金山,宋建民,关柯;城市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方法与应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年05期
2 朱平芳,姜国麟,刘弘;简化现行科技进步测评指标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财经研究;2003年08期
3 孙爱军;吴钧;刘国光;庞金亮;;交通与城市化的耦合度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城市交通;2007年02期
4 邹君;湖南省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动态变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3期
5 吴继英,赵喜仓;江苏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评价与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01期
6 李国柱,计淑玲,杨秀红;我国31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张诚一,丁萍,付海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中的权重挖掘及实证分析[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8 叶裕民;全国及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和分析[J];经济学家;2002年03期
9 郑京海;刘小玄;Arne Bigsten;;1980—1994期间中国国有企业的效率、技术进步和最佳实践[J];经济学(季刊);2002年02期
10 王曦;舒元;才国伟;;我国国有经济的双重目标与TFP核算的微观基础[J];经济学(季刊);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华峰;基于系统科学的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王维国;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1998年
,本文编号:6699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669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