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2年我国高校专利许可现状研究——基于普通高校与重点高校的专利许可比较
本文关键词:2008—2012年我国高校专利许可现状研究——基于普通高校与重点高校的专利许可比较
【摘要】:利用2008—2012年我国高校专利许可数据研究我国高校专利许可现状。研究发现:(1)我国高校专利许可的数量与速度均取得较快发展,其中普通高校发展更为迅速;(2)高校技术产业化速度逐渐加快,且高校许可专利的科技含量较高;(3)高校专利许可的参与度逐渐提高,但总体上还较低,参与专利许可的高校主要分布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研究发现普通高校和重点高校的专利许可现状存在较大的差异,进一步从技术知识属性的3个维度,对我国普通高校与重点高校的高校专利许可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1)重点高校与被许可人相隔的地理距离较普通高校远;(2)重点高校技术产业化速度较普通高校慢;(3)重点高校许可专利的认知距离较普通高远。基于此结论,提出对普通高校与重点高校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商学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创新管理研究中心;四川省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专利许可 高校 技术知识属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外部技术搜寻的平衡机制及其对绩效的影响研究”(71302133)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技术选择驱动的企业技术能力提升路径研究——基于技术属性的视角”(13YJC790154)
【分类号】:G306.3
【正文快照】: 1研究背景高校技术转移对于国家的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并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区域层面上,科技资源较为丰富的高校能够促进当地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1],高校的技术转移能够促进区域经济、技术创新的协调发展[2];在企业层面上,高校的技术转移能够促进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罗立国;余翔;周力虹;;基于专利许可网络的985高校知识流动能力研究[J];管理学报;2013年03期
2 张友生;梅元红;;国外高校专利技术转移工作分析及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24期
3 周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产学合作中的大学技术许可策略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02期
4 谭龙;刘云;侯媛媛;;我国高校专利实施许可的实证分析及启示[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乐思诗;叶鹰;;专利计量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J];图书与情报;2009年06期
2 张宏;;对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工作的探讨[J];科技和产业;2012年02期
3 柳友荣;;国内外“新大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许海萍;;高校专利管理的新策略[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许海萍;;对高校专利权流失现象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吴俊儒;;基于三螺旋模式下的政府驱动型区域创新系统[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17期
7 张秀萍;黄晓颖;;三螺旋理论:传统“产学研”理论的创新范式[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8 赵永平;徐盈之;;基于核心—外围超网络模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9 傅利平;涂俊;;市场因素、空间特征对大学创新和知识溢出的影响[J];管理学报;2014年10期
10 蒋勋;潘云涛;苏新宁;;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官产学研合作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潘鑫;王元地;朱晓宁;;区域创新能力:一个技术多元化的视角[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陈伟;周文;;基于异质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网络模体与网络生成行为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5系统工程理论应用与创新[C];2014年
3 吴洁;王建刚;张运华;李鹏;;技术创新联盟中知识转移价值增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泽意;制度变迁视角下大学创业趋向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2 石岩;论专利技术的授权策略[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林学军;基于三重螺旋创新理论模型的创新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柳友荣;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罗立国;高校专利知识流动能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李刚;创新型产业集群知识传导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7 付敬;企业共性技术创新、吸收能力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肖丁丁;跨界搜寻对组织双元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9 朱丽丽;产业组织框架下的产品创新技术许可决策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10 项杨雪;基于知识三角的高校协同创新过程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瑞洲;产业集群:从学习型区域到创新型区域[D];河南大学;2011年
2 芦风军;产学研合作联盟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卡迪尔亚·阿布力克木;设施农业发展与合作社的互动关系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4 龚雅琼;基于市场的南昌市专利技术转化的系统动力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叶兰;基于三螺旋模式的区域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范云翠;校企共建工程研究中心的协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殷保达;创新机制与大学—产业关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乐思诗;动态专利计量分析及企业竞争力测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冯敏;我国东西部技术转移活动的影响因素及促进机制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10 看召本;以合作组织为基础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规划;;质押、许可推动专利产业化——2009年我国专利权质押登记及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情况分析[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0年07期
2 规划;;2010年我国专利权质押登记及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情况分析[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1年07期
3 曹新明;;专利许可协议中的有色条款功能研究[J];法商研究;2007年01期
4 武建龙;王宏起;陶微微;;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路径选择研究[J];管理学报;2012年06期
5 郑永平,党小梅,吴荫方;美国高校技术转移工作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7期
6 薛敏;;技术转移效率的评价指标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03期
7 王谋勇;;美国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分析及对我国的政策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12期
8 吴文华,张佳林,曹明;知识产权与大学技术转移——美国和日本比较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2年05期
9 江旭,高山行;中国高校专利战略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01期
10 包海波;专利许可交易的微观机制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立国;余翔;周力虹;;基于专利许可网络的985高校知识流动能力研究[J];管理学报;2013年03期
2 包海波;专利许可交易的微观机制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10期
3 纪光兵;刘培福;;基于成本不对称最优专利许可策略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19期
4 苏平;彭志强;;基于动态博弈的专利许可模式的选择与绩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24期
5 张曼;;企业专利许可风险的规避探析[J];经济导刊;2012年05期
6 刘祥国;李正生;;非对称信息中的专利许可策略研究[J];求索;2013年06期
7 田汉梅;专利许可中的“科技白条”现象及其防治[J];知识产权;1995年05期
8 包海波;试析专利许可交易的内在机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8年06期
9 王呈斌;任声策;;我国制造企业的创新与专利许可行为——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10期
10 任声策;尤建新;;企业专利许可策略及其决策机理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硕;;技术标准制定与实施中的专利许可制度[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三部分[C];2013年
2 张硕;;技术标准制定与实施中的专利许可制度[A];加强专利代理行业建设、有效服务国家发展大局——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可;专利许可与转让[N];农民日报;2000年
2 ;飞利浦推光盘专利许可新模式[N];中国电子报;2006年
3 记者 周而捷;中药首次通过“专利许可”走向国际市场[N];经济参考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顾建兵;飞利浦否认谈判破裂[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5 记者 崔静思;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利许可业务交流会举行[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6 周而捷;中国中药首次通过专利许可走上新型国际化之路[N];中华新闻报;2007年
7 吴辉;微软携手百文宝签署专利许可协议[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8 金善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结合知识产权战略 完善专利许可中的垄断规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王如晨;僵局持续中 飞利浦光盘专利许可新路未通[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10 王晋刚;签订专利许可协议需注意的问题[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磊;专利许可中“搭售行为”的规制[D];清华大学;2007年
2 张艳玲;专利许可使用权出资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孙嫱;专利许可协议中限制竞争条款的反垄断法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韦永智;基于技术能力演化的后来者专利许可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李瑞颖;专利许可合同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6 曹博;专利许可的困境与出路[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7 孙伟伟;双寡头创新企业的专利许可策略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8 解静;标准化中专利许可的反垄断研究[D];北京大学;2007年
9 巩炜;专利许可限制条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刘吉云;非对称信息下的专利许可与自主创新[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85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785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