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所创新行为与区域创新绩效间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科研院所创新行为与区域创新绩效间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科研院所 组织创新行为 区域创新绩效 中介效应 调节效应
【摘要】: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基于区域科研院所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关系,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中科研院所创新行为与区域创新绩效间直接和间接影响关系的理论假设。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改善结构方程路径分析,科研院所组织外部创新合作和员工创新行为对组织内部创新行为、科技中介合作和企业新产品绩效间关系发挥了积极的中介作用;市场绩效在企业新产品绩效和区域创新绩效间发挥了积极的中介作用;政府行为对科研院所组织外部创新合作、科技中介合作有正向的调节作用,而对员工的创新行为以及市场绩效存在负向调节影响。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企业创新管理研究所;
【关键词】: 科研院所 组织创新行为 区域创新绩效 中介效应 调节效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303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AGL004)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71101034) 教育部国家公派留学基金项目(201206680034)
【分类号】:G321
【正文快照】: 0引言区域创新系统中科研院所扮演着核心技术创造者以及技术知识传播者的重要角色。技术是产品的核心也是经济的灵魂,而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行为在区域创新发展及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国内外学者对科研院所创新行为的研究多以案例分析和产学研合作为核心,大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丽娜;蒋伏心;熊季霞;;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及空间特性[J];工业技术经济;2014年03期
2 余鲲鹏;欧阳钟辉;;我国大陆区域创新能力的动态对比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3 陈勇;杨滔;;创新中心与政治经济中心分离原因探析——兼谈对规划编制的启示[J];城市规划;2014年07期
4 李树启;;基于区域合作的长三角城市创新体系[J];科学发展;2013年06期
5 程强;顾新;;论学习型区域主体之间交互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J];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08期
6 崔新健;郭子枫;方刚;;中关村—北京创新体系协同发展机制分析——制度交互演进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16期
7 陈娜;李海波;;基于创新系统视角的山东省创新现状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3年05期
8 范柏乃;陈玉龙;胡超君;;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支撑体系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3年06期
9 汪艳霞;钟书华;;企业“孵化—加速”耦合对接的功能创新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3年06期
10 郭琳;应洪斌;;基于科技创新与知识创新机制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侯媛媛;刘云;;高新区创新国际化运行机制及绩效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2 王邦兆;王欢;郭本海;;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度改进模型及实证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梅;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2 蔡永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王守文;“SCC”理论:中国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贺灵;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测评及增进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5 高宏伟;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实证分析[D];辽宁大学;2013年
6 梁宇;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7 党建兵;跨组织联结、资源管理与企业创新绩效[D];南京大学;2013年
8 吴朝安;社会组织促进劳动力就业的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刘静;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商创新控制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李苗苗;创新环境要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玉聪;潍坊风筝艺术在文化创意中的设计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2 柳歆;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及环境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3 解新为;基于改进DEA的区域创新绩效比较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4 孙莉;广州与深圳城市创新职能比较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5 程书雅;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6 陈跃;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7 苏苗苗;出口贸易、FDI影响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8 易朝辉;柳州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广西科技大学;2013年
9 宁瑞芳;区域创新视角下的长株潭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张丽;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祖泽;创新的哲学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乔松楼;;到底是什么影响了科研和学术创新?[J];北京观察;2003年07期
3 钟柯远;完善国家创新价值链[J];决策咨询通讯;2005年04期
4 弓克;;论创新[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6期
5 柯奇宝;;自主创新是强企之途 强国之道——科技界企业界代表委员共话自主创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5年02期
6 李逸平;;互信互动 携手创新[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7年03期
7 高扬;尹晓蕊;;创新价值链[J];科学与管理;2008年01期
8 钟荣丙;;中小企业实现自主创新价值的战略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8年06期
9 李开复;;创新最重要[J];现代企业文化;2012年Z1期
10 郑江淮;;以民营化力量 突破中国自主创新“周期性围困”[J];董事会;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忠东;杜稳灵;;企业创新思维的基本原则[A];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研讨会议论文[C];2003年
2 郑兢晶;彭福扬;;彭福扬要素重组法:一种新的创新方法[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贵州省老科协、贵阳市老科协课题组;;自主创新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几个问题[A];贵州省第五届科技创新论坛文集[C];2009年
4 王桂兰;刘莹莹;;实施品牌战略 不断提高我省对外贸易自主创新能力[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王凤彬;甄珍;;创新研究中的多层次性及其发展前沿[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隋映辉;赵琨;丁海洋;;建设创新型城市:我国主要问题形成条件及政策建议[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7 李晓西;赵峥;;对科技创新驱动首都科学发展的认识与思考[A];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2012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黄群慧;;国有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问题分析[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林志扬;林泉;;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若干问题探讨[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龚毅;杨利峰;;双元机制与企业创新驱动战略的相互关系研究[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昌欣;新形势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思考[N];科技日报;2005年
2 井神盐业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李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实现企业跨越发展[N];江苏经济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陈磊;创新文化:如何营造软环境[N];科技日报;2007年
4 山东省交通工业集团总公司 孙建文 贵州盘江精煤股份土城矿 刘佳跃 山东流云纺织有限公司 邢承木;拂去“创新泡沫” 追求“有效创新”[N];工人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江世亮 沈湫莎;把握机遇 立足创新 深化改革[N];文汇报;2012年
6 记者 戴丽昕 通讯员 吴国瑛;立足自主创新 提高引领能力[N];上海科技报;2012年
7 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企业战略和营销系讲师 尹一丁;找出你的创新短板[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8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 刘志鹏;在跟踪模仿中走向自主创新[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9 中国科协党组;把科技创新思想化作创新驱动发展的自觉实践[N];科技日报;2014年
10 深圳特区报记者 孙锦;湾区城市成功得益于“有用的创新”[N];深圳特区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举;创新场域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2 汪寅;科技原始创新问题初探[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马云俊;创新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大中型制造企业创新效率评价[D];辽宁大学;2013年
4 何小英;创新得当论[D];中南大学;2011年
5 阎立;技术惯域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6 陈凤娣;论科技创新的运行机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周希炯;知识管理中知识转换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王敏;基于二元组织的企业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温恒福;教育创新组织的领导与管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红玉;马克思的创新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欣;论可持续科技创新[D];吉林大学;2004年
2 刘嘉政;基于创新价值链的设计服务业协同创新机理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3 赵飞;大学创新文化和创新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金桔红;论知识创新的动力机制[D];中南大学;2002年
5 蒋显荣;管理创新的哲学思维[D];湖南大学;2003年
6 邵羽;论文化对科技创新的作用[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娟;文化作用于科技创新的机制与路径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8 蒋晓霞;地方高校区域性协同创新现状及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马丽娜;当代科技创新伦理冲突的哲学反思[D];重庆大学;2010年
10 徐建桂;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系统思考[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37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837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