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杭州市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引擎",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要求"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文化是民族的血脉,科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有利于增强文化的传播力、表现力、感染力,助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培育新兴业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论文从理论研究出发,结合杭州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实际,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统计测算杭州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指数,为杭州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更为国内同类城市开展此项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单位】: 杭州市科技信息研究院;
【关键词】: 文化 科技 融合 指数 评价
【分类号】:G127;G322.7
【正文快照】: 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是杭州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创新驱动,促进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面[1]。构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评价体系,对于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功能定位,发展现状,提出对策等意义重大。1设计原则1.1科学和系统性原则评价指标、维度、权重等的选择应建立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仁;;知识产权加速文化科技融合[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3年03期
2 王志刚;;文化与科技:一场共赢的联姻[J];杭州科技;2012年03期
3 浦新;;努力打造中国的“动漫谷”——访上海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力强[J];浦东开发;2007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倪芝青;楼菁华;;基于指数研究的城市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评价——以杭州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惠林;;文化产业理性发展的尺度——构建具有路标导向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标体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建涛;高建华;;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何铮;;湖南省林业发展指标体系及评价研究[A];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吕斐宜;王金秀;;论农民幸福指数应纳入农村发展指标体系[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吴昌飞;建立科学发展指标体系[N];联合时报;2009年
2 万资姿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人的全面发展指标体系总体思路与基本框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记者 王琳;我市公布《科学发展指标体系》[N];唐山劳动日报;2008年
4 记者 曲晓燕;国内首个文化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发布[N];中国文化报;2012年
5 龙全忠;唐山市在全国率先出台《科学发展指标体系》[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6 王琳邋记者 钱宝琦 李斌;唐山在全国率先出台《科学发展指标体系》[N];河北日报;2008年
7 特派记者/段功伟 胡键 吕冰冰 苏冬 张蜀梅;积极探索科学发展指标体系[N];南方日报;2004年
8 李大庆;尽快建立综合发展指标体系[N];科技日报;2004年
9 记者 杨哲强 卫冰;完善发展指标体系 有力促进科学发展[N];山西政协报;2007年
10 沈东坡 张光洁;东丽建立经济发展指标体系[N];北方经济时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马彩虹;自然—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孔闰英;科学发展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汪泗海;我国社会和谐发展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4 孙丽;曹妃甸工业区科学发展指标体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5 高娟;市域继续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李洁;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测度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75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875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