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基于VIKOR法的地区专利成长性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14:20

  本文关键词:基于VIKOR法的地区专利成长性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专利 专利成长性 VIKOR法 综合评价


【摘要】:为准确衡量地区专利成长状况,建立包括增长指数、质量指数、效率指数和潜力指数的专利成长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VIKOR法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专利成长性水平进行评价和分析,发现地区专利成长中存在的优势和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作者单位】: 西安财经学院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中心;西安财经学院商学院;
【关键词】专利 专利成长性 VIKOR法 综合评价
【基金】:陕西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陕西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演化及提升——基于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究”(12JZ011)
【分类号】:G306
【正文快照】: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统计,90%以上的研发成果包含在专利文献中,全世界超过90%的发明创造信息都是首先通过专利文献反映出来的。有效利用专利信息可缩短60%的研发时间,节省40%的研发费用,由此,专利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我国对专利发展也越来越重视,近年来专利产出增长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梅花;肖沪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专利指标体系构建初探[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1年01期

2 刘树;曹颖琦;;河北省专利发展与R&D投入的计量模型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杨文雅;;聚类分析算法理论研究综述[J];华章;2012年23期

4 刘凤朝,张静,潘雄锋;我国31个省市区专利发展状况分析与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10期

5 杨中楷;沈露威;;基于有效专利指标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与经济;2010年01期

6 何萍,郑季良;影响专利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2年04期

7 杨丹丹;;基于数据挖掘的企业专利价值评估方法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02期

8 万小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绩效评估中的专利质量指标及其作用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11期

9 官建成;高霞;徐念龙;;运用h-指数评价专利质量与国际比较[J];科学学研究;2008年05期

10 万小丽;朱雪忠;;专利价值的评估指标体系及模糊综合评价[J];科研管理;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杨;朱安;魏凤娟;张志转;朱永和;;国内外h指数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2 温平川;罗显波;;区域信息产业发展环境指数的构建及测评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刘春苗;;黑龙江省专利产出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2年05期

4 王根;李金波;颜敏;;面向地方战略的专利情报分析探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潘雄锋;;中国区域创新发展时空演化的测度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潘雄锋;舒涛;张维维;;中国专利结构趋势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梁政骥;吕拉昌;;基于锡尔系数的广东省城市创新能力差异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3期

8 岳宗全,黄迎燕;专利指标——重要的科技指标[J];电子知识产权;2003年09期

9 郭秋梅;李迎波;;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电子知识产权;2007年08期

10 张彦巧;张文德;;企业专利价值量化评估实证研究[J];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兴华;查博;;基于协整理论的应用性研究投入比重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A];第五届全国技术预见学术交流会暨全国技术预见与科技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周畅;;自主创新能力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和门槛效应[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赵惠芳;吴敏洁;徐晟;陈辉;;基于空间知识溢出的中部地区知识吸收能力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沈能;;基于专利结构视角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5 高霞;官建成;;结构声望视角下的基础研究影响力评价:以Hirsch指数为例[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侯剑华;朱晓清;;专利价值在技术转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探析[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LI Lei;WANG Fu Zhang;;Extended VIKOR Method for Multi-level Hybrid Multi-attribute Group Decision Making[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朱晨;黄炎焱;王慧平;王建宇;薄煜明;;基于VIKOR的大型公共场所应急预案的评估研究[A];2014第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下)[C];2014年

9 赵惠芳;吴敏洁;徐晟;陈辉;;基于空间知识溢出的中部地区知识吸收能力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谢湘宁;;浅谈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在专利信息分析中的影响[A];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建设知识产权强国——2015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六届知识产权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晔;中国高校专利产出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文丽;企业专利能力及其对竞争优势作用机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周莹;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政策体系及其系统失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温明;基于中药专利组合的专利内生价值评定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刘微微;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动态评价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李振亚;基于知识竞争力的我国高技术企业专利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7 方曙;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张熠;中国农业公共科研体系专利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9 许晓冰;基于延迟期权的专利价值评估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10 徐晟;专利申请驱动因素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宁;国际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保护评价体系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2 沈露威;我国有效专利区域分布与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唐健辉;专利权人双h指数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刘静;知识产权对企业价值的贡献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5 周慧慧;沈阳市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实施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刘振锋;P-TRIZ产品创新模式及其在矿山水灾害救援装备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7 刘婕;TD-SCDMA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邢科慧;中国高校专利产出状况对比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9 方青;我国企业专利质量分析与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黄宇;高新技术企业专利联盟模式选择与管理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晓洪;;基于DEA的我国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J];商业研究;2008年06期

2 张峰;胡艳连;;模糊综合评判和层次分析法在高校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张震;于天彪;梁宝珠;王宛山;;基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的供应商评价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4 蔡玉梅,任国柱;中国耕地数量的区域变化及调控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年03期

5 岳宗全,黄迎燕;专利指标——重要的科技指标[J];电子知识产权;2003年09期

6 赵晨;;专利价值评估的方法与实务[J];电子知识产权;2006年11期

7 董涛;;Ocean Tomo300~(TM)专利指数评析[J];电子知识产权;2008年05期

8 张涛;李刚;;企业知识产权价值及其评价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6年08期

9 贺本岚;范秀荣;;重庆、陕西、四川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4期

10 王正志;赵峥;姜昕;;中国31省区市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比较分析(一)——基于《中国知识产权指数报告2009》[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岳宗全 毕艳红;[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万小丽;专利质量指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忠明;专利价值评估的实物期权方法[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谢炜;中国专利产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3 马飞;数据挖掘中的聚类算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孔峰;贾宇;贾杰;;基于VIKOR法的企业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评价模型研究[J];技术经济;2008年02期

2 赵颖涛;;基于VIKOR算法对供应链合作伙伴的优选[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0年04期

3 蒲明;吴杰;温浩军;杨智来;;农机具采购的VIKOR评标方法初探[J];新疆农机化;2013年05期

4 肖利哲;邵维佳;;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VIKOR法中评价对象全排序模型[J];统计与决策;2011年10期

5 王娜;周翔;廖虎昌;;我国30个省区市低碳经济水平的综合评价研究——基于马氏距离的VIKOR算法[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本文编号:8760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8760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8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