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监督与执政能力建设
发布时间:2017-09-19 08:40
本文关键词:网络监督与执政能力建设
【摘要】:互联网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媒体在西方被称为“第四种权力”。网络监督在本质上属于舆论监督的一种,是民众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一种权利和行为,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监督,是一种社会对公共权力的监督。网络监督的主体是指运用网络工具对各种政治权力进行监督的广大公民及其组织,客体主要是指受网络监督的公共权力及其执行者,媒介是互联网。网络监督具有广泛性、快捷性、公开性、威慑性、匿名性,鉴于这些特点,网络监督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反对腐败和政治监督的途径。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面临的一项长期的根本任务。党的执政能力就是执政党执掌国家政权、巩固执政地位、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推动社会各方面发展进步,有效治国安邦理政的本领。网络监督的产生和快速发展,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带来机遇又提出挑战。网络监督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执政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利用网络信息和民意,网络监督成为反腐败的新的有效途径;利用网络的双向沟通和广泛征求民意,网络监督可以有效提高党的决策能力;网络监督有助于推动党内民主、提高党的民主执政水平。网络监督也给党的执政能力带来新的挑战:网络监督削弱党在新形势下主导社会舆论的能力,非理性的和过度的网络监督行为影响政治和社会稳定,网络监督也挑战党应对危机的能力,并且对一些党员领导个体的执政能力形成巨大的挑战。 必须利用互联网大发展和网络监督给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带来的有利条件和机遇,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此,就要认可和接受网民网络监督,把公民在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加以保护,利用网络监督来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对于网民的举报信息必须给予重视并利用网络举报线索开展反腐工作。必须坚持依法治网,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关于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并严格互联网执法,打击利用互联网的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利益。要合理运用技术手段管理互联网,遏制网上违法信息的传播并利用技术手段维护互联网信息安全。善于引导网络舆论,增强党和政府在网络空间的话语主导权,以推动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舆论环境。
【关键词】:网络监督 机遇 挑战 执政能力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31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1
- 一、网络监督给执政能力建设提出新课题11-18
- (一) 网络监督的涵义11-15
- (二) 网络监督的特点15-17
- (三) 网络监督是新形势下的新课题17-18
- 二、网络监督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影响18-32
- (一) 网络监督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积极意义19-24
- (二) 网络监督给党的执政能力带来挑战24-32
- 三、如何利用网络监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32-39
- (一) 认可网络监督32-33
- (二) 利用网络监督33-35
- (三) 管理网络监督35-38
- (四) 引导网络监督38-39
- 结论39-41
- 参考文献41-43
- 后记43-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勇;;网络监督刍议[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马欣;;网络监督视角下的党风廉政建设研究[J];党史文苑;2009年24期
3 徐秀勇;杨嘉;;网络监督、预防腐败以及政府应对[J];党政论坛;2009年09期
4 吴辉;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党的建设[J];理论前沿;2004年10期
5 陈界亭;;网络监督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J];岭南学刊;2009年05期
6 ;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曹建明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J];人民检察;2009年06期
7 吉亚娟;;完善网络监督的几点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5期
8 薛瑞汉;;网络监督面临的新问题及路径选择[J];新视野;2010年01期
9 张亚泽;发展中国家转型中的政治合法性危机探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俞可平;[N];北京日报;2006年
2 龙翔 江苏省南京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
,本文编号:8806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880635.html